
“我来陪诊”在2016西安生物医健创新创业大赛得到关注
在创业者的眼中,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却透露出市场的商机。捕捉商机、形成创意,再蜕变为成熟的创业项目,这个过程对于创业者而言独具魅力。
杨曙光便是如此。2015年,朋友父母的一次看诊经历,让他萌生针对陪同就诊这一市场缺口进行创业的想法。今年3月,这款互联网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我来陪诊,轻松看病”正式上线了。
捕捉就医困扰的商机
家住西电校区内的一位老人,被医院就医的问题所困扰。他子女都在国外,随着年龄增长患上慢性疾病,每次前往医院看病无人陪护,无论是排队挂号还是就诊取药,老人都感到不便。子女在外虽然担心,但也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不仅是独居老人看诊面临这样的问题:子女工作忙碌的老人,需要定期去做检查的孕妇,需要多人陪同的较小幼儿看病,异地患者就医等等,都面临看病不便,需要人陪同的问题。
“这是一种潜在的普遍的需求。”“我来陪诊”项目的创始人杨曙光表示,他的朋友父母看病,深有体会。在就医中,别人也是深有感触。为此他前往不同的医院进行调研。
调研让杨曙光有了另外的发现。“在当下的医院工作运转中,护士群体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彻底的发挥。”杨曙光表示,护士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但在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
一边是病人对陪诊服务的需求,另一边是护士的价值亟需开发。杨曙光敏锐的捕捉到其中的商机。
2016年3月,这款互联网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我来陪诊,轻松看病”正式上线。平台致力于陪同孕妇准妈妈、父母亲、孩子、异地患者去医院就医。解决看病不便,需要专业人员陪同的问题。通过“我来陪诊”平台,提供专业的医护人员,在陪同就诊的过程中,提供预约挂号、诊前提醒、专车接送、就诊陪护、预约检查、取送报告、住院护理等一系列的就诊服务解决方案。
“我来陪诊,轻松看病”针对四类需求:准妈妈——太太产检的专人陪护,家人更放心且不影响工作;父母——父母看病专人陪护,儿女放心去上班;新妈妈——宝贝生病要照顾,医院手续由专业陪护完成;异地就诊——来到西安看诊的外地人员在陪诊的引导下看病陪诊更加方便。
据杨曙光介绍,目前“我来陪诊,轻松看病”已开通三个功能——就诊陪同、孕检陪同、输液陪同,只需登录微信搜索“我来陪诊,轻松看病”的公众号,便可直接下单体验。
激活护士群体价值再开发
“我来陪诊,轻松看病”的亮点所在,便是提供专业的就医陪护服务。服务如何专业?陪护人员是品质保障的重要环节。
“陪诊员是系统根据地域匹配的签约护士。”杨曙光介绍,通过前期筛选,他们和医院的在职护士签约后,护士便可在休息期接单。而系统则根据护士的工作半径,帮助筛选,“该护士熟悉的医院系统将优先选择,从而提高客户的就医体验。”
在签约的过程中,平台将通过协议来约定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例如诱导客户进行不必要的就医消费等坚决不允许。”同时,系统可根据评价来反馈陪诊员的服务水平,在服务过程中,还可通过400电话即时监督。
3月份正式上线以来,“我来陪诊,轻松看病”已经签约了十几个护士。20多人体验。“报名的护士有200多人,但我们进行严格的筛选来控制服务的品质。”
杨曙光希望,“我来陪诊,轻松看病”能够成为提升护士职业尊严及价值的新平台。护士是一个年轻的群体,他们对新行业理解非常迅速,对移动平台掌握也能够快速达到熟练。3—5年的专业医护知识的学习,使得这些护士们具有了基本的医护常识。工作中的见识广泛,也使得她们表达清晰,耐心细致。“通过统一培训,使他们共同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陪同就医服务,实现自我价值的放大。”
杨曙光表示,“我来陪诊,轻松看病”也是共享经济的体现,将促成新服务标准落地。既可以一站式打包所有就医困扰,又激活了护士群体。“我们的发展理念是‘以提升护士的职业价值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陪诊服务,为个人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创业元老的创业感悟
今年3月初,“我来陪诊”入驻“创途在XIAN”,项目开发得到进一步完善。入驻的根本原因是希望能够借助这里的资源做更好的推广。“‘创途在XIAN’的信息、资源等对项目的推广都有益处。”
作为一个老创业者,“我来陪诊”不是杨曙光的第一个创业项目。他曾有过三次创业经历,其中1995年,杨曙光和创业伙伴李倩合作创办的一家做旅游软件的公司,市场占有率很高。在十几年的创业历程中,杨曙光专攻技术,他的创业搭档李倩,则专攻市场推广。俩人携手创业,共同创办了三家公司。
杨曙光说,自己一直从事技术的开发,作为程序编辑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这也许是他保持心态年轻的原因。“一方面家庭在经济方面已经没有压力,孩子也上了大学,从各方面来讲,现在都是创业的最佳时期。”
作为一个元老级的创业者,杨曙光感慨,创业最关键所在是执行力。做同样东西的人很多,但谁能坚持到底,把同样的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最好,谁才是真正的成功。以此次“我来陪诊”为例,前期筹备时间略长,“想的比较多,总希望能准备的更充分一些。”因此,错过了最佳的发布时期。现在已涌现出一些同行,但对此,杨曙光并不过分紧张: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市场,专注看客户的需求。创业不是比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做出来的。“我们有信心把它做好。”
目前,“我来陪诊”的签约护士已涵盖唐都医院、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交大一附院、四医大等三甲医院。杨曙光介绍,之后,他们还会拓展护理业务。“护理是护士的本职专业,完全可以提供专业的护理。我们将进一步发掘护士这个群体的价值。”
据杨曙光介绍,“我来陪诊”现进入营销推广阶段。“在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首先满足精准用户的需求,在形成口碑之后,形成良性循环,之后再做大。”目前,“我来陪诊”正在进行小区、医院的推广营销,“先把西安的市场做好,再复制到其他城市。”
在杨曙光的最佳创业阶段,“我来陪诊,轻松看病”项目的未来走向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