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出差坐在高铁上,有些寂寥,环顾周围,真希望有个一样目的地相同的人聊聊天打发打发时间,打开微信,打开陌陌,寻找附近的人,但这些人都是路过城市的居民,几乎没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在路上,于是,杜江萌生一个念头,做一个能快速发现和自己一样——在旅途中的友伴的社交软件。
2014年5月,杜江开始着手准备“漫游人”项目;8月1日项目启动,9月1日完成原型框架;9月20日开始de?鄄mo优化。11月6日,“漫游人”成为首批入驻“创途在XIAN”的8个项目之一,拿到了“创途在XIAN”入驻证书及“创途在XIAN”工作证。
11月11日,杜江参加了在创业园发展中心组织的导师面对面第一期主题活动,和创业园的创业导师——直方大管理研究中心总裁许正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项目的创业和发展。回想起从创业到入驻创途在XIAN的历程,杜江感慨地说,创业园直面企业的发展需求,提供了办公场地、创业导师、对接投资、推广宣传等多种服务和帮助,从中获得了更多的与同行创业人员的交流机会,有助于改进产品的技术以及方向。
以旅行的方式互相发现
因为团队的主要成员是“80+90”的年轻人,不仅懂技术,而且熟悉当下人们的社交方式,在这样一种互联网思维下,漫游人定位为青年在这里以出游旅行的方式互相发现、互相建议游玩。
这种自定义的旅行意愿,让用户在没有具体目标的情况下快速制定自己的游玩意愿,等待或者寻找相同意愿的人;一旦用户有明确的目的地,时间点,便可发布具体目的地计划,让有明确目标的用户可以快速查看搜索匹配,也可以让用户互相参考游玩的建议。
“初期的玩法,是从半熟人到熟人的转变。就是说原本两个陌生人,可能拥有共同的朋友,他们就是半熟人,通过这个共同的朋友建立信任感,最终转变为熟人。”杜江介绍说。
这种方式减少了交友风险,让用户不用再依赖微信平台沟通,而是从社交入手聚集用户,通过用户产生内容数据提取需求,最终满足需求完成商业。
帮助用户做最好的消费决策
艾瑞咨询移动端网民网络行为监测系统mUserTracker数据显示,2014年8月,社交服务整体在移动App端月度覆盖人数为2.0亿人,同比增长35.7%。在移动App端社交各个细分服务中,微博类App月度覆盖人数为1.2亿人,同比增长30.9%;社区类App月度覆盖人数为1.1亿人,同比增长89.9%。两大终端对比,社区类服务均表现出优势,尤其在移动App端,社区类App增长尤为显著。
社交类服务中,社区类App在各项人均指标上均表现突出,其中人均单日有效使用时长为10.3分钟,人均单次有效使用时长为3.2分钟,均高于微博类App。
杜江认为,传统攻略社区所面临的困境包括,用户无法快速找到匹配的优质内容并形成出行计划、用户日活跃度降低等。与之相矛盾的是,越来越多用户的个性化和自由行需求日益凸显。
传统旅游社区需要通过有效信息帮助不同用户快速做出最好的消费决策、并解决行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也是漫游人的价值空间所在。为此,漫游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主要致力于解决用户从找到伙伴,确定目的地景点,到之后去往目的地的交通,整个让用户非常方便地实现周末或者假期出行。
现有旅行社交VS漫游人
旅行社交中最重要的是发现和自己匹配的人,但因为没有共同目的地,旅行频次较少,用户分布广等原因,降低了出发前结识的成功率。
漫游人的解决方案则以共同目的地为驱动,主要针对周边旅行结伴,产品偏向于落地之后的搭伴,所以用户出发前没来得及获得伙伴,到达后也能快速遇到。
这种玩法,既满足年轻人的社交方式,也契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通过提取用户需求而产生的大数据,实现优化资源,对接需求等。
简化搭伴发布计划方式,提高出发前和到达后的搭伴成功率,目前,漫游人整体导向偏向于周边短途休闲旅行目的地。区别于其他社区平台,漫游人专注于订车等便于周边出行的工具,就渠道而言,分为校园、驴友圈、线上大众和线下大众。因为学生是社交产品的忠实追求者;驴友圈是周边深度游的活跃分子,是发起计划概率高的群体;各个线上社交平台对新型社交方式比较敏感;上述三方面形成口碑相传至线下大众,最终通过产品不断优化中间用户功能增加用户粘性,扩展新用户。
杜江介绍,项目于11月11日在360和应用宝上线,上线后将会逐渐获得真实用户的下载,将考验产品是否能符合用户的预期,也是今后改进产品功能的重要反馈渠道。随后,漫游人将开发订阅功能,开发预定车辆平台,接入预定车辆功能,开发接入酒店、门票、活动预定支付功能,开发游戏接口,交给合作伙伴运营等多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