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融资贷款>企业报道>正文
企业报道

圣华农科:借新三板与资本市场对接

来源:发布时间:2014-09-03 10:21

现代农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之一,经济作物及农业现代化水平急需提高。成立于1998年的高新区企业圣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烟叶智能烘干控制仪、烟草种植专用机械、经济作物烘干产品研发、推广的企业之一。目前,圣华农科已成为年产值逾亿元,公司研发的智能温度控制器、烟草专用机械、智能干燥设备在区域、行业广受市场青睐,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

 

围绕现代农业做文章

 

       经过十年发展,圣华农科在2008年对公司产品及方向进行调整。围绕经济作物的烘干和专用农业机械两个方向,圣华农科投入人力物力,改变了过去产品及业务模式单一的局面。2009年,圣华农科收购了河南的一家农机公司,并专注于新方向的产品研发。
  圣华农科深知研发对公司的重要性,研发团队占据整体团队的1/3,并且对于研发的投入也逐步加大。同时,圣华农科和西北农林科技大等高校围绕农业现代设施进行产学研合作。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了多项技术开发协议,并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面向农村提供产品和服务,让农民接受现代化的农机设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对于市场的培训和引导十分重要。圣华农科十分重视售后服务部门,服务人员总是跟着产品一同前往田间地头,掌握一手的市场信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历经两年研发投入,2010年,圣华农科进入经济作物烘干领域。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圣华农科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走得不易,但一步一个脚印十分踏实。但事实证明,此次方向的调整没有错。圣华农科的业务规模从曾经的几百万增长到了2000来万。

 

自己和自己叫板

 

       2011年,在一次高新区金融办组织的新三板推介会上,圣华农科接触到了新三板。“感受到新三板是中小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一个机会。” 圣华农科总经理党晓辉表示,此前圣华农科的融资途径只有信贷,融资基本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融资只是一个方面,圣华农科选择新三板,还有一个原因———自己和自己叫板。
  “如果说创业板、中小板是企业的研究生考试,那么新三板就是全国联考。”党晓辉这样比喻,他认为,做企业首先要有接受别人检验的勇气。在新三板挂牌,首先要将公司放在公众平台上接受检验。这样一来,公司上下都有了更多的动力和冲劲。因此,选择在新三板挂牌,是圣华农科自己和自己叫板的做法。
  下了决心登上新三板,圣华农科于是和证券公司共同启动了新三板的挂牌之路。2012年,新三板扩容的政策并不明朗,但圣华农科登陆新三板的决心依旧坚定。“希望给企业内部管理一个提升的机会,也给企业一个外在的动力,企业和资本早一点对接,就早一点抓住机遇,机遇不会等你准备好再来。”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的管理和财务进一步规范。前期的这些准备工作对圣华农科而言,好处很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2013年5月圣华农科完成股份制改制,2014年8月公司股票正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

 

企业发展有了底气

 

       目前,圣华农科已经和达晨创投开展股权合作,开启了公司股权融资的合作序幕。同时,银行贷款的额度也得到了提升,并且可以享受到给力的贴息政策,融资的渠道一下子豁然开朗。
  记者采访时,圣华农科刚刚搬入位于理工大科技园的2000多平米的新场地,将办公、研发、生产集中。“便于研发和销售、生产建立良好的沟通。”新业务在上升期,实现平稳、持续增长,企业的发展有了底气。一方面,圣华农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稳住阵脚,练好内功,另一方面,将通过新三板这个平台多接触合作伙伴,开拓更广泛的市场领域。
  “从目前新三板发展的态势来看,选择新三板很正确。”党晓辉表示,新三板是一个公平的平台,给小企业成长建好了通道,从政策上搭好平台。“给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新三板挂牌,对圣华农科而言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今后,圣华农科将围绕经济作物的产前,即育苗播种移苗等,以及产后即烘干、存储、包装等环节,持续进行自动化农机的研发,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展望未来,圣华农科将遵循节能、环保、保障食品安全的产品理念及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思路,更加专注于为农业产业现代化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