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潜标、浮标技术是伴随着海洋科学的发展,在传统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海洋监视新技术。海洋浮标与卫星、飞机、调查船、潜水器及声波探测设备一起,组成了现代化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创业园企业西安中星伟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基于海洋漂流环境的北斗卫星终端产品正是这个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且该项目首次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系统用于离岸海洋探测信息传输,打破了国外海事卫星在此领域的长期垄断地位。作为2012年度优秀毕业企业,中星伟业是一家以研发北斗定位系统为主导、北斗定位导航系列产品为配套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其较强的自主创新力和研发实力,在2012年,产品初次投入市场便实现产值突破1000万元,被创业园评选为优秀毕业企业。
“这个产品是安装在专用浮筒中,其载体停浮在海洋中某个位置进行水下数据采集,当采集任务完成后释放北斗卫星终端浮筒至海面,控制中心向终端发送定位指令,将数据传递到接受设备以供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公司副总经理石玥向记者介绍。
北斗一号系统的卫星分布于赤道上空,其用户均在北纬范围内,使北斗用户终端的南向、垂向、东向和西向的指标较易实现,而北向对天线的低仰角指标要求非常高,以往生产的天线很难达到这一指标。石玥说,中星伟业在该项目上设立专题,针对海洋环境与应用特点进行专项公关,经多次试验验证后,产品通信成功率在垂向和南向可达到99%以上,北向45度可达到95%以上。
“这一指标的实现,攻克了潜标和浮标在海洋中受洋流影响使天线不断摇摆,当天线朝向为北向45度左右时,发生信息传输中断现象的难题,确保信息在各种环境下均能正常传输。”石玥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海洋资源相对短缺,国家正在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环保降耗新项目的开发和利用。而中星伟业研发的这款终端产品的另一个优势正是特别适合海洋及能源无法补给环境中使用。“在能源无法补给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比如深山中等。不仅仅适用于海洋。”
另外,该终端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主要应用于国家海洋局针对我国海洋离岸数据的监测传输,为国家海洋信息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剑指“北斗卫星终端”开发应用引导者
目前国产北斗卫星终端产品,其配套天线主要以正向收发卫星信号为主,而反向收发信号效率较低,主要适合于陆地环境下使用。中星伟业研发的基于海洋漂流环境的北斗卫星终端,攻克了在海洋环境下也能高效率收发卫星信号的难题。
由于产品可以广泛运用于军事、航海、船舶等军事和民用领域,国内各造船厂、海洋渔业、港口码头等需要传送或知悉离岸信息的行业都是其目标客户群,所以虽只是小批量投入市场,但也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在专注于产品研发的同时,中星伟业不断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及资质认证等,为开拓市场做好充足的准备。2011年,中星伟业分别获得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海军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合格证书、陕西省“软件企业认定”证书,2012年,又获得“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目前正在申请国家二级保密资格证书。公司已获得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全方位为产品保驾护航。
未来两年内,中星伟业将主要将已开发的项目产品推向市场。进一步提升新产品的研发条件和检测能力,为扩大产品生产和经营规模提供基础保障,实现项目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销售。
“我们将立足技术创新,注重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在市场开发中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石玥表示。在未来3年至5年内,中星伟业的目标是运用公司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国内“北斗卫星终端”开发应用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