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长5公里双层双向8通道的跨河大桥,需要约52.5万立方米的C50混凝土,需要水泥25.2万吨,按节约水泥15%计算,可以节约3.8万吨水泥,折合人民币1210万元。
这样一笔不小的节省,通过创业园企业西安德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德通)研发生产的HZS50混凝土振动搅拌站,就可以实现。目前,该产品已经完成破坏性试验以及测试,进入客户试用环节。一经批量投入市场,前景不可小觑。正因为企业在科技创新、专注研发中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今年年初,创业园授予西安德通创业奖,鼓励创业者继续为项目的市场拓展做出更多努力。
振动拌和:科技创新实现节能创效
西安德通研发生产的HZS50混凝土振动搅拌站是将国内外独有的振动搅拌技术产业化的成果。与现有搅拌设备相比,具有高效、节能、节约水泥的巨大优势,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RCC、SFRC、CA砂浆等多种材料。
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搅拌与普通搅拌相比,具有鲜明特点与优势。“使用振动搅拌,不仅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还能够有效缩短搅拌20%的时间,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西安德通品牌部主任桑大威介绍道。
他表示,振动搅拌与普通强制搅拌相比,振动搅拌在减少水泥10%的用量,并且仍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能满足混凝土强度的设计要求;振动搅拌能够提高混凝土强度约15%。
同时,普通搅拌抱轴情况严重,一周至少需要清理一次,如不及时清理,不仅影响生产效率且容易损害主机引发事故。振动搅拌的振动作用使骨料不易粘附在主轴及叶片上,基本避免了抱轴现象,容易清理。
桑大威为记者算了这么几笔账:一个配备JSZ2000振动拌和主机的HZS120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每年可生产30万立方米C25普通混凝土,需要10.59万吨水泥,按照节约水泥用量15%计算,可以节约1.59万吨的水泥,按水泥320元/吨的价格,每年可节约人民币508万元。修建10公里高速铁路,需要C50混凝土约36.8万立方,需要水泥17.7万吨,可以节约2.7万吨水泥,折合人民币864万元。产品非常符合环保节能产业的特点。
定位:研发为主的科技型企业
几年前,西安德通的创始人张良奇在长安大学就读博士,接触到振动搅拌技术,深感其能创造巨大的节能效益空间,便决意将其产业化。
2010年,西安德通成立。公司与长安大学建立了合作紧密的研发关系,长安大学作为西安德通的研发基地,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为技术实现产业化共同努力。
2012年3月,第一台样机组装成功。随即进入为期半年的破坏性试验。破坏性试验通过后,西安德通对搅拌出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在节约水泥10%左右仍能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至此时,混凝土振动搅拌站正式推向市场。目前,一家客户正在试用。工业振动搅拌机已经连续运转六个多月,可靠性及机器各项性能均表现良好。
作为河南万里路桥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之一,西安德通从成立之初,就被赋予集团公司在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研发基地。西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很多,很适合做研发中心,因此西安德通定位在掌握核心技术、以研发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在几个重点科技研发项目上实现产业化。
“我们将继续专注于研发制造高可靠性、高智能化、环保节能的振动拌和设备。坚持‘精心服务,节能创效’的服务宗旨,实现超越客户期望和行业标准的服务目标。”企业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