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船重工的2000T卧式水压机之前一直采用锡青铜轴瓦,仅能用90天。而使用晟金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晟金耐磨合金轴瓦,已超过600天,现在仍在继续。它到底有多少“能耐”?
以上是晟金科技产品宣传册上的一段话,也是晟金科技产品的一个真实案例。两年前,经过一次次的拜访与说服,武汉中船重工终于答应了晟金科技,免费试用其产品,对方的一位总工程师说,如果晟金科技的产品能使用超过四个月,就下订单。试用的结果令这位总工程师竖起了大拇指,在其后的两年,武汉中船重工两次向晟金科技订货。
挑战你的“耐性” 新型耐磨材料为企业降低46%成本
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接触的部分,由于轴瓦和转轴之间存在摩擦,因此轴瓦需要使用耐磨材料制成。目前市场上的轴瓦一般采用铜作为原材料制成。即便是使用高耐磨材料,但由于剧烈的摩擦,轴瓦仍然存在严重损耗,需要定期更换。以武汉中船重工为例,每一次更换轴瓦的整体损失都在200万元以上。
在武汉中船重工的2000T卧式水压机上使用的晟金耐磨合金轴瓦,属于晟金特种耐磨合金系列产品,也是晟金科技主导产品之一。
“晟金特种耐磨合金有科学配比和特殊的工艺,通过独有的顺序凝固技术和独特的热处理工艺,彻底消除了一般耐磨合金缩孔、疏松、内裂、气孔、夹渣等缺陷,铸造出高耐磨、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高气密性、形状复杂的各种耐磨产品。”晟金科技副董事长龚奇向记者介绍。
龚奇说,晟金特种耐磨合金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熔点仅为650℃,大大低于铜的熔点1400℃,因此在制作过程中,能节省大量能源。另外,新材料重量轻于铜近一倍,在使用中耗电量小。“我们算过这样一笔账,使用晟金特种耐磨合金,与使用铜材料相比,成本可降低46%。”
然而,晟金特种耐磨合金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仍然在于它的耐磨性。在使用晟金科技的产品之后,武汉中船重工的这台卧式水压机轴瓦使用超过600天,寿命大大提高,为企业节省了更换轴瓦的费用损失,以及人力物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铜贫国,轴瓦等以铜为原材料的铸件成本较高。而晟金特种耐磨合金所使用的原材料铝和锌,在我国资源非常丰富。在装备制造产业中,是耐磨材料的首选铜换代品。晟金特种耐磨合金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机床、减速机、通用机械、冶金、矿山、船舶、运输等行业,将大大提高我国装备业的品质。
面对坎坷市场路 用品质让客户“上瘾”
新材料、小企业,面对装备制造业的大公司,晟金科技的市场道路坎坷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但是来自人们认识上的阻挠之大,却是出乎几位创始者的意料。“人们认识上的阻力大于产品技术上遇到的阻力。”龚奇说道,几乎每一家客户最终的合作都经历了至少一年的说服、试验与证实工作。
为了让市场接受,晟金科技度过了一段最艰难的岁月。销售人员最低基本工资仅有800元,出差补贴也是最低水平,2010年左右,晟金科技的销售人员奔赴各个省市地区的大型机械厂。一次一次的拜访说服大型机械厂等客户。
最终,晟金科技向客户保证,试用其产品免费,并且承诺如果因为产品而导致设备损坏,晟金负责赔付。
“这一步我们必须走,产品再好,不使用不发挥作用什么都谈不上。”而晟金科技会做出这样的承诺,实际上正是原于其对产品的绝对自信。
逐渐有厂家同意用晟金科技的产品做实验,实验结果总是出乎意料的好。
“只要他同意试用,就一定会‘上瘾’。”龚奇笑着说。
除了武汉中船重工,湖北的大鹏船用机械厂也给龚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了几十次。从2010年开始接触,从一开始被他们斩钉截铁的拒绝,到产品试用结束,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最终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认可。”
看到大鹏船用机械厂使用晟金科技的产品不仅大大提高产品寿命,降低了企业成本,甚至还申报了船用机械使用新材料的专利。同在湖北的青风船用机械厂也开始使用了晟金科技的产品。“在使用新材料产品三个月后,青风将库房内原有的铜材料蜗轮、轴瓦、起锚机等全部更换。”龚奇说。
更有一家国内最大减速机厂,在使用晟金科技产品之后,关停了其自有的原材料厂。
一个又一个案例在行业内传递着晟金科技的好口碑。2012年末,逐渐有了主动与晟金科技联系的企业,了解产品性能,有合作愿望。客户成为鉴定晟金科技产品的最好的方法。
市场的反馈,向晟金科技传递了这样的信号:产品的前景令人看好。
“市场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晟金科技正处于一个从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阶段。伴随着人们对新材料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这个行业将在短时间内飞速发展,市场非常广阔,虽然企业现在规模仍然不大,但我们对它很有信心。”龚奇表示。
后记:
据了解,晟金科技目前已开发和生产晟金特种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空调专用合金型材及其他相关材料和产品,如蜗轮、轴套、轴瓦、滑块、滑板、螺母、轴承保持架、输油管材、制冷管材、导板、阀片等。“最近,我们研发的高强度铝管已经实验结束,但企业没有能力推这个项目,只能作为储备项目。”龚奇说道。
晟金科技2010年搬入高新区创业园,2011年建设了自己的厂房。厂房拥有1.5亿的产能。但由于缺乏资金,晟金科技的几项产品都未能大规模生产。虽然,多次有风投公司前来洽谈,但龚奇认为他们规模尚小,不是风投进入的最佳时期。“最好的融资渠道我们认为仍然是银行贷款。”
采访中,龚奇提到,晟金特种耐磨合金材料将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但首要前提是被人们认可。对此,他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