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融资贷款>企业报道>正文
企业报道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者

来源:发布时间:2013-01-28 10:41

 

2012年7月29日23时30分,平安县突降暴雨,自动检测雨量站1小时降雨量达30mm,险情随时发生,平安县防汛办值班人员从刚建成的平安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检测到这一信息后,立即通报给各乡镇几个防汛重点单位责任人。由于及时通报,组织得力、措施有效,全县无重大险情,无人员伤亡事故。发挥重要作用的平安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出自高新区创业园的一家瞪羚企业———西安山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脉科技)。该产品2012年全年售出上万台,为山脉科技获取3000万元收入。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者。2010年12月31日,国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决定加大公共财政对于水利行业的投资规模,加快体制改革。在行业的春天到来时,山脉科技紧紧抓住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迈入跨越发展道  年收入翻倍增长

山脉科技总经理杨牧告诉记者这么一组数据:
  2011年,山脉科技完成合同额8700万元,销售收入6300万元,净利润216万元。2012年,山脉科技完成合同额1.7亿元,销售收入1.1亿元,净利润1000万元。
  2011年,产品售出1200台。市场占有率5%,2012年,售出上万台,市场占有率达20%。
  目前,山脉科技的产品已在全国20个省份地区销售,其中,重庆、新疆、西藏地区的市场100%被山脉科技占据。湖北、四川、云南、广东则被山脉科技占据一半市场。
  山脉科技在行业中的排名从2011年的10名以后跃至2012年的前3名。
  一组组数字,看似不可能的神话,却在山脉科技这里成为现实。对于山脉科技而言,2012年是别具意义的一年——企业的市场拓展、产品收入、行业影响力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和这个行业的背景不无关系。”杨牧分析道,2010年12月31日,国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全新的生机。一号文件对国家“十二五”期间的水利行业发展做了明确的规划,文件称将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快水利事业体制改革,加大投资规模。并且开始有独立的水利信息化项目。
  行业的利好政策为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山脉科技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全国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等建设中,从技术、应用、服务三方面着手,为其提供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管理等持续性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市场规模突然放大,众多企业都想来分一杯羹。竞争在所难免。在市场和竞争的双重考验下,山脉科技以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行业的利好只是因素之一,自身的积累更为可贵。

20年厚积薄发   出众表现源于过硬技术

  成立20 年来,山脉科技一直专注于水利信息化行业,“山脉科技做了大量的技术积累,花费很大投入在软件、硬件的研发、更新上。研制的新产品虽然没有大批量生产,但为企业经受订单的考验打下了基础。”杨牧表示,他讲了几件在山脉科技发展过程中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
  2003年,陕西佛坪县遭遇洪水袭击,造成重大损失。随后有关部门在秦岭山区建立灾害预警系统,由山脉科技承建。2004年8月,宁陕发生了一次规模同等的洪水,山脉科技的产品提前4个小时进行预警,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此次事件,令山脉科技在陕西省业内小有名气。
  2006年,山脉科技承建了北京市水文自动化系统。该项目分为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系统、应用软件建设三个部分。有202个水位、雨量监测站,为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举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仍然在使用中。这个项目奠定了山脉科技在行业的地位。
  2010年,重庆市的一个水利软件项目招标,重庆当地一家公司中标。山脉科技作为分包方,进行小范围试做。承建了60多万元的软件合作项目。由于出众的技术水平,双方的合作深度不断加强,从2011年的400万元扩大至2012年的3000万元。
  “即使市场能力稍弱,但只要技术过硬,最终占领市场。”杨牧说道。
  据了解,山脉科技的拳头产品——通讯预警控制机是将GSM/GPRS公网与传统无线通讯相结合,实现多功能预警的高科技平台。系统具有远程(移动和固定)电话告警、短信息合成语音告警、GPRS数据转语音告警、麦克风本地告警、对讲机无线告警、FM调频广播告警、MP3数码广播、音频线路输入广播。
  和市面其他产品相比,山脉科技的产品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采用调频广播,实现更远距离更清晰的传输,只需要1—2个发射塔,全省都可覆盖到。另外,应急时刻的通讯预警发布系统也可通过北斗卫星发布信息。具备组网功能。一旦发布预警,分组启动,有针对性的通知群众。
  产品技术过硬只是山脉科技优势体现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山脉科技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企业资质的申报获取,目前山脉科技拥有多个资质。其中包括水利部颁发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资质,工信部颁发的计算机系统集成二级资质,软件能力成熟度达到美国SEI组织的CMMI三级认证。同时拥有这三个资质的民营科技企业可谓凤毛麟角。这些资质为山脉科技在招标中脱颖而出发挥重要的作用。
  20年来,山脉科技厚积薄发,在行业资质方面,行业影响力方面,以及市场网络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强的实力。正因为此,在市场机遇迎面扑来之时,山脉科技勇立潮头,成为此次水利狂欢中的真正赢家。
  
  后记:

  采访中,杨牧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看法:研发做好做扎实,有自己的拳头技术和产品,再有合适的机会,企业的差距就会拉开。“技术才能制胜”。
  而20年来,山脉科技正是这样做的:将行业方向定位于水利信息化,将其做精做透。
  对于未来的发展,杨牧表示,虽然市场机会令人应接不暇,但山脉科技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拿单,对于扩张保持谨慎。“因为在技术和资质上都有所保障,所以在招标中,门槛限制少了,可选择的余地大。选择好的项目去做,企业发展的脚步更稳健一些。”
  近日,目前国内最大的水利软件项目花落山脉科技。总额1990万元的重庆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项目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建设项目,由山脉科技和金水公司合作中标。
  对于数据的分析处理预报预警软件系统的开发,正是山脉科技长期以来长期侧重的一个核心业务。2013年,这个方向将成为山脉科技着重发展的一个板块。“2013年和2014年,对水利信息软件行业的投资力度将逐步增大,希望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杨牧告诉记者,2013年,预计山脉科技的合同额达到2.5亿元,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保守估计1800万元。增长率高达40%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