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安高新区:点燃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盘点创业园2017年双创成绩单来源:西安开发区报道发布时间:2018-02-06 16:32 如果将西安高新区创业者的2017年比做一幅画,那么一定是流光溢彩、色彩缤纷、内涵丰富的一幅油画: 这一年,高新区发布了西安市第一个城市创新创业城市品牌——秦英汇; 这一年,创业者迎来西安创业咖啡街区的开街; 这一年,高新区策划的“创业在高新”系列活动、 “寻找创业之星之闪耀星青年演讲大赛”、“西安高新企业大学·神域精创营”等双创活动令创业者回味悠长、收获颇丰…… 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西安高新区在这种种发力背后的深层次诉求:打造更多创新创业载体,强化创新创业的体系支撑,树立创新创业的城市品牌,并最终点燃创新驱动的新引擎,为推进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作出应有贡献。 链接政策与服务 做强创新创业的支撑 点燃创新驱动的新引擎,首当其冲就要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时代、新形势需要新设计、新战略。2017年,高新区制定出台了《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政策》,支持知名创业孵化机构落地西安高新区,以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该政策鼓励国内外知名孵化器管理公司在西安高新区设立独立法人机构;鼓励和引导新引进孵化器公司、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及区内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将自有或租用的厂房、楼宇等进行改造,创建新的创业载体;还按照孵化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雏鹰、瞪羚及独角兽企业数量、注册企业数量,给予奖励等等。除此以外,还对孵化器投资项目、设立基金,公共平台建设运营、龙头企业创新、创新创业活动等给予支持。 据悉,另一项重磅政策《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政策》也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将给予初创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房租减免、市场拓展等多层次政策支持。 制度创新辅以服务创新,为高新区创业者营造全方位的支撑。 “西安高新企业大学”·神域精准创业训练营为高新区创业园2017年的服务创新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政府为创业者提供坚强支撑的同时,为创业企业的加速成长添上了一双翅膀。 “西安高新企业大学”·神域精准创业训练营,给企业、导师以及外部机构搭建沟通平台,通过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思维训练、产品迭代、营销突破、团队狼性、业绩倍增、资源对接等内容培训,解决实力企业的创业难题,激发和引领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参与到开放、共享、互联、互动的多元教学环境中,激活高新区内大批“成长型”企业的发展思路,提升企业发展动能,构建“开放式”的创新服务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多期课程培训获得企业一致好评。 截至2017年12月,在已举办的10期项目中,累计参营企业294家,其中参训企业119家,观摩企业175家,整体满意率90%以上。10期结束后,“精创营”导师团筛选出入围辅导企业共计55家,其中加速企业(具备3年IPO申报条件)28家,已签约6家;孵化企业(暂不具备业绩倍增条件)27家,已签约11家。 同时,“寻找创业之星”活动则为创业者带来全新的创业体验。2017年夏天6场不同主题的“寻找创业之星”活动吸引了包括高新区龙头企业、本地知名高校师生、科研院所、创业新锐、科技先锋等在内的各个行业创业者的参与,涵盖硬科技、智能领域、科技产业、服务行业等各个板块,覆盖从60后到90后、甚至00后新兴创业生力军的参与。在行业和创业者之中起到广泛影响,充分展现高新区高涨的创新氛围和良好的创业环境。 搭平台聚资源 打造创新创业的载体 点燃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双创载体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捷径。较大体量的双创载体不仅为广大创业者提供物理空间,更能从资源聚集、氛围营造等多方面加速创业项目的成长。 2017年9月29日,西安创业咖啡街区开街。街区集“海归楼”、“博士楼”、“千人楼”等创新创业载体、咖啡业态、文化创意、展厅等各类创新创业要素为一体,实现了从“孵化链条建设”到“生态体系建设”的突破,构建“360度全维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咖啡街区一时间成了西安创新创业最热的区域。从10月份开始,EGO高新新经济产业基地落成及“创客破冰交流分享会”举行。12月14日,3W未来创造者训练营在西安 3WCOFFICE·高新创路空间举行了精彩的开营仪式。12月31日晚, HI 2018西安创业咖啡街区首届“城市之光”新年嘉年华——跨年·创想之夜成功举办……据不完全统计,西安创业咖啡街区已进驻双创及服务机构共计52家,车库咖啡、3W空间、IC咖啡、联才工坊、交大1896创客空间等创业咖啡代表机构,并筛选优秀入驻企业102余家,优秀项目40余家。 在短短的3个多月的时间里共举办各类活动超越140场,参与的各类服务机构30余家,参与者超过3万人次。为150多家参训企业提供了帮助和支持。活动涉及创业分享、投融资对接及路演、行业沙龙、创业培训、文化生活等8大类型,形成了1896“对话”创业者系列访谈、“中国投资人中心黄桌私享荟”、“未来创造者训练营”等品牌活动。 在西安市推进“5552”众创载体建设的计划中,高新区承担重任,在未来五年里建设1000万平方米创新创业载体。面对这个并不轻松的担子,高新区未敢懈怠,在2017年频频出击,一次次用实践证实能力。 2017年11月2日上午,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暨西安电子谷开工建设。共同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加快科技产业就地转化,厚植创新创业土壤,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振兴大西安”追赶超越带来助力。目前,中国军民融合创新谷进展顺利。 同时,数字出版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聚集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二期B栋、C、D栋按计划全部竣工并移交物业管理。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聚集基地建设工作全面展开,截至年底,部分主体结构封顶、部分进入内部装修施工等阶段。 西北首家生物医健众创生态平台“联创智荟”投入使用,以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为依托,汇聚区域科教、人才、技术、产业发展等资源,以多样化的研发生产空间为基础,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支撑,以专业化服务为抓手,在国内率先建成从创业苗圃到孵化器、加速器,再到产业园的四级创业孵化服务链条。已经孵化、服务西安市2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30余项,毕业企业60余家,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2016年,公司运营的西北首家生物医健众创生态平台“联创智荟”投入使用,平台引进合作机构60余家,累计聚集优质项目近40个,2017年,“联创智荟”已获批陕西省级众创空间称号。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阶段,高新区再次强势对双创资源进行整合,掀起新一轮载体建设、资源聚集的高潮。 2017年全年,高新区新增众创载体25个,面积92万平方米,累计建成众创空间聚集区和特色区80个;投入使用总面积达398.84万平方米。创业载体及面积数均列全市第一。高新区紧锣密鼓布局、建设创业载体的态势,吸引了更多的国际知名双创机构加盟。从最初的plug&play、创业黑马、创业邦,到现在的神域精创营、中国投资人中心、硅谷知名加速器RocketSpace等等,都为西安高新区带来更前沿、更广泛的双创资源。 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 树立创新创业品牌 “创业创新”是最能代表区域发展脉搏的词汇之一,也是一个城市最好的品牌与形象。对于西安而言,这个品牌就是“秦英汇”。 2017年9月19日,高新区发布了城市双创品牌——“秦英汇”和“创咖云”。在时与势的双重叠加下,发布“秦英汇”“创咖云”两个城市双创品牌,并以此为契机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和世界一流的创业天堂,不仅是高新区结合自身优势实力做出的决策,也是推进全市双创工作再上台阶的一份担当。 在城市双创品牌“秦英汇”统揽下,高新区在总结前期活动的基础上,精细策划以政企交流、毕业季高校行、精准培训、创业演讲大会为主题的“创业在高新”系列品牌活动,按照每月一期的形式迅速开展,全力打造“创业在高新”活动品牌。分别针对留学归国创业者、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创业者等不同群体,吸引千余人参与,受众群体过万人,形成了良好的创业舆论氛围。通过多次活动的积累,“创业在高新”品牌效应初见规模,成为西安城市创新创业品牌“秦英汇”的强力支撑,营造高新区浓厚的双创文化氛围。 与“秦英汇”同时发布的“创咖云”,是高新区在2017年借助云平台、大数据来推动双创事业飞跃式发展的一项创新之举。 截至目前,创咖云平台内已经更新高新区6780家企业信息;上传更新创新创业载体82家,上传高新区已经结束或正在进行的创新创业活动88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75条;可供查询的在线政策申报42条;创新创业项目454个;平台入驻服务机构440家以及创业导师39位。 放眼长远,“创咖云”对于宏观把握创新创业发展,精准制定靶向政策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无论是城市创新创业品牌的塑造,还是“云端创业”的便捷,都为区域双创翻开了新的篇章——创业不再是艰苦的独行,而是荣耀之旅。 今天的付出,将一一成为明天的动能。2017年高新区在做强支撑、打造载体、树立品牌做出的有益探索及实践,都将在2018年转化成为更加热烈的激情,点燃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