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安——硬科技之都!五小时的开幕式和高峰论坛!永康书记成了硬科技的忠实“粉丝”来源:西安发布发布时间:2017-11-09 10:42
“硬科技改变世界,硬科技引领未来,硬科技创造美好生活,西安——全球硬科技之都!”11月7日上午,“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暨“全球硬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 请点击观看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硬科技改变世界 创新之火点亮古都》
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今日报道 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举行
央视朝闻天下今日报道 《硬科技改变世界 创新产品亮相古都》
|国内外院士专家、知名企业家、投资人等 各界嘉宾近1000人出席大会| 大会以“硬科技改变世界、硬科技引领未来、硬科技发展西安”为主题,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硬科技,发展大产业,汇聚各方智慧,助力西安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
王永康在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爱德华·莫泽先生, 尊敬的相里斌院长、樊代明院长、李平社长, 尊敬的张道宏副省长、董明珠董事长、李河君主席, 各位专家、企业家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乘着十九大的东风,首届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召开。这次大会,以“硬科技改变世界,硬科技引领未来,硬科技发展西安”为主题,主要目的就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凝聚各方智慧,汇聚各方力量,聚焦硬科技,发展大产业,共同把西安打造成为“全球硬科技之都”,为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作出西安贡献。 硬科技概念最早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米磊博士提出,在科技创新体系中,最基层是科技,科技上面是高科技,再往上是硬科技,再往上是黑科技。 可见,硬科技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比高科技还要高精尖的科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山寨、复制和仿冒,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硬科技”诞生在西安,顺天时、得地利、应人和。 所谓天时,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 所谓地利,是西安丰富的科教、人才、军工等资源,为硬科技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强大支撑。 所谓人和,是西安科技界、产业界、经济界、理论界一直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举起了大旗、抢得了先机。 对西安而言,发展硬科技,既是国家使命,也是战略选择。我们认为: 第一,硬科技是追赶超越的新跑道。追赶超越是西安各项工作的总定位。而如张瑞敏所言,“弯道超不了车,因为规则是别人定的”。马云也讲过,未来30年是最佳的换道超车时代,是重新定义变革的新时代。 在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西安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找到用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新跑道。 硬科技所涵盖的科技领域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一致。因此,硬科技创新时代的到来,是中国的机会,更是西安的好机会。西安抓住硬科技,就能找到追赶超越的新跑道,就能抓住换道超车的新机遇。 第二,硬科技是创新发展的硬实力。从古代的长安到今天的西安,都是一座硬科技之都。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丝绸之路之所以叫丝绸,中国之所以叫CHINA(原意为瓷器),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最具代表性的丝绸和瓷器,就是中国向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输出的硬科技产物,古代长安就是当时的“全球硬科技之都”。 当前,西安科技力量和研发水平居全国前列,有普通高校63所,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两院院士60多位,科技大军100多万人,聚集了全国航空航天1/3以上、兵器1/3以上的科研单位、专业人才及生产力量。 这些无疑都为西安发展硬科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西安这座千年古城必将借“硬科技”重现“创新之都”的辉煌。 第三,硬科技是产业升级的发动机。今年以来,西安全力打造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即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汽车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当前,西安发展硬科技,确定以光电芯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八路军”为主攻方向,不仅能涌现出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而且孕育着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特别是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小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军民融合创新谷、西部云谷等一批硬科技示范小镇的建设,已经为西安硬科技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可以讲,硬科技是以后西安发展的“王牌”,发展硬科技产业,必将有力推动三大万亿级新产业发展,必将有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经济实现中高速,加快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大西安的城市竞争力。 当前,西安正依托国家中心城市、自贸区建设,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为硬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硬科技改变世界,硬科技引领未来,硬科技创造美好生活。西安——全球硬科技之都!我们将认真落实十九大精神,按照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的定位,以实体经济发展为着力点,围绕先进制造业,以硬科技“八路军”为突破口,大力推动“硬科技+”, 努力把西安打造成硬科技资源集聚地、产业策源地、产品应用地、体制创新地,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 借此机会,我提出3点建议: 一是共同做响大西安硬科技品牌。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起,讲好硬科技的精彩,共同把硬科技打造成像杭州互联网一样的“城市IP”。 二是共同做大硬科技“八路军”产业。西安发展的空间和机遇,就是大家创新创业的新空间、新机遇。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硬科技发展,把更多好项目投资在西安。 三是共同做优硬科技全链条生态。硬科技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西安正在以“五星级”标准、“店小二”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创环境、营智环境。让我们携手打造更强动力的产业生态系统、更具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态系统,让创新创业的种子不断成长。 朋友们,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首届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已经把西安推向了科技的最前端、世界的最前沿,必将引领全球硬科技发展的最新浪潮、最新趋势! 西安硬科技,中国强起来! 硬科技在西安,西安欢迎您! 最后,祝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在西安期间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永康书记说 硬科技是比高科技还要高精尖的科技,是西安追赶超越的新跑道、创新发展的硬实力、产业升级的发动机。西安将围绕先进制造业,以硬科技“八路军”为突破口,大力推动“硬科技+”,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
1、共同做响大西安硬科技品牌,把硬科技打造成大西安的“城市IP”。
2、共同做大硬科技“八路军”产业,把更多好项目落户到西安,共享产业发展机遇。
3、共同做优硬科技全产业生态系统,让创新创业的种子不断成长。
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副省长张道宏讲话,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出席,市长上官吉庆主持。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西安是科技资源大市、历史文化名城、硬科技之都,发展势头很好,中科院将与西安市进一步深化合作,为西安构建科技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出积极贡献。
西安是陕西科技资源的聚宝盆,在全国率先擎起硬科技大旗,汇聚前沿创新成果,大力发展科技产业,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对引领全省追赶超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西安以全球视野和更大作为,为创新型省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本次大会是西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中心的重大里程碑事件。希望以此为契机,与各界朋友分享硬科技产业发展红利,共同谱写硬科技引领大西安大发展的新篇章!
会务组精心准备了纪念信封、全球硬科技西安宣言文稿、关于《西安市发展硬科技产业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3条人才新政的政策册子、西安商务投资地图,以及特制的西安硬科技分布地图。这样的细节正体现了西安优越的软环境,未来的西安将会有更多利好凸显。
从早上8点到中午1点,足足的五个小时,永康书记没有停歇一刻,始终不曾离座的他,不愿错过嘉宾们演讲中的每一句......
理工科出身的永康书记,本人就是材料方面的专家,曾担任过宁波科技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一直对科技和人才有着天然的亲近和情怀。到西安主政后,永康书记多次与院士座谈、听取专家学者的汇报、和创业小伙伴交流。
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用永康书记的话来讲,“我是第一‘店小二’,我是五星级服务员”。论坛开始后,永康书记全神贯注,成了科学专家、企业代表、金融投资家等八位演讲者的忠实“粉丝”。
整合医学 位置细胞 光伏空调
移动能源时代
智能灰尘 《让大象飞》
大飞机制造 FID识别技术 飞行摩艇
大会开幕式后,全球硬科技创新高峰论坛正式开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德华·莫泽、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汉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硅谷顶尖投资人斯蒂夫·霍夫曼、航空工业西飞总经理何胜强、物联网之父凯文·阿施顿、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作主题演讲。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发表主题为《科学与健康》的演讲,他用非常诙谐的方式阐释了科学和医学之间的必然关联以及区别。樊院士从物理学家的理论切入,指出科学是黑白分明,而医学则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樊代明院士表示,在将科学的方法引入到医学中的时候,我们更多的要思考这种方式到底是不是正确?樊代明阐述了整合医学的观点,提出了三个健康学:空间健康学,包括自然和社会;人间健康学,包括信息和能量,而它们是生命的本质,医生拯救的就是我们的“能量”;以及时间健康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莫泽讨论了《人工智能和神经算法:大脑网络定位获取空间的启示》,他表示,如果神经网络通过改变网络的连接来学习,利用大脑的一些原理,例如小白鼠位置细胞的发现,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学习和自主学习。
科技的市场应用与转化
硬科技大会除了学术专家之外,当然少不了那些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围绕格力的核心技术,探讨了他们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董明珠表示格力最近几年加大了技术研发的力度,“格力有八万人,其中一万人在搞制造开发,硬科技就是要把我们研发的技术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河君发表了《世界将进入移动能源时代》的主题演讲,围绕薄膜太阳能,解析了汉能目前在新能源方面的产业布局,预言未来进入移动能源时代的种种便利。
航空工业西飞总经理何胜强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对西安现如今的开放包容、良好的服务氛围给予了高度期待与评价,他介绍了西飞大飞机的装配技术,以及培育航空产业智造硬件的项目。同时,他还分享了在航空产业上的三个思考:航空产业是硬科技的主推力,融合开放是硬科技的凝聚力,制造互联则是硬科技的竞争力。何胜强表示大飞机也将带动诸多行业的发展,虽然航空产品的研制周期会比较长,在10到15年左右,但是其产业链长、市场大。同时,他提醒,西安可以围绕大飞机制造形成产业链条。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则以《解密黑科技》为题,以科幻剧里的形象大片,说明黑科技的重要性。他表示创新5.0时代是创新者的时代,由创造力来驱动。以超材料的应用为例,刘若鹏现场展示了光启的几个创新应用——智能飞行器、飞行摩艇等。同时,他也期待,将黑科技的创新谷落户西安。
创业孵化与别样的物联网
Founders Spaces(孵化器)创始人、硅谷顶尖投资人斯蒂夫·霍夫曼带来一大波正在实验室、或者已有成果的科技。他用汉语向大家问好后,并高兴地说:“西安,我来了”!他说,在走访了西安的部分孵化器后,感觉现在有些高科技企业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需要更多天使投资者的支持,同时也需要资源方面的支持,“我们将考虑把Founders Spaces放在西安,在企业家和高校间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企业的技术和高校的人才优势共同发展西安。”霍夫曼还带来一大波“黑科技“:机器人、智能灰尘、3D打印、纳米鱼、即时旅行、生物电脑、阅读情绪、基因生物工厂等。
物联网之父凯文·阿施顿进行现场视频互动,他向大家展示了无人卡车、无人飞行器等设备,说明了FID识别技术在物联网内的普遍应用。他还提出了一个观点:智能手机不是一部电话,它是我们口袋当中的物联网。因为有了现在内含一系列传感器的智能手机,所以物联网可以无处不在。
从上午8点到中午1点,整整5个小时,永康书记全程参与大会,始终认真倾听每位嘉宾的发言和演讲,时而专注观看PPT的生动案例,时而在笔记本上仔细记录,时而与嘉宾互动交流,时而为嘉宾的精彩演讲带头鼓掌。这不仅是为演讲者鼓掌,也是为科技人才鼓掌,为硬科技时代鼓掌。
此外,王永康、张道宏、相里斌、樊代明、李平、董明珠、李河君和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白京羽、中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郑浩峻等启动“创响中国”西安站活动。国内外院士专家、知名企业家、投资人等各界嘉宾近1000人出席。
“创响中国”西安站活动
作为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由西咸新区承办。活动周与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同期举行,力争打造突出以创新为主题的创响中国活动周,在全国打响“创业大西安”、“创新大西安”的城市新品牌、新形象。
据了解,“创响中国”是一项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推动双创工作蓬勃发展的全国性巡回接力活动。2017年4至12月期间,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国科协在17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以及21个城市,举办2017年“创响中国”系列活动。
本次“创响中国西安站”活动周由西咸新区主办,将采取“1+5+N”模式,即1个标志性活动,5项专场活动和N场特色活动。1个标志性活动,即2017“创响中国”西安站暨“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式。5项专场活动,即政策行、导师行、投资行、科技行、宣传行5大方面活动。N场特色活动是围绕双创主题,在11月衍生举办的20余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