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区报道>正文
高新区报道

康拓医疗 耐住寂寞做研发

来源:发布时间:2016-12-06 10:16

 11月28日,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在厦门落下帷幕。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深度孵化企业西安康拓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荣获第二名。
  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有3924家企业和1039支团队参赛。作为陕西省赛区生物医药组的第一名,康拓医疗带着其项目PEEK(聚醚醚酮)颅颌面骨固定系统产品参展全国总决赛。在200余个入围项目中过关斩将,最终荣获第二名。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领域的“年终盛会”上,给高新区的自主研发型生物医药企业狠狠地“露了回脸”。 
  从钛金属修复颅骨,到一系列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等领域的修复产品,康拓医疗低调做企业,高调做研发,成立以来坚持推陈出新,不断用“重量级”高科技产品证实自己。“做企业尤其是做研发,一定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不被眼前利益诱惑。”康拓医疗公司创始人胡立人如是说。

 

 

康拓医疗研发推出了一系列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等领域产品

 

  生物材料3D打印颅颌面骨系统斩获大奖

 

在此次大赛中,康拓医疗参赛的项目为应用全球最新生物材料PEEK(聚醚醚酮)设计开发的PEEK(聚醚醚酮)颅颌面骨固定系统产品。
  这个产品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就是:最新生物材料、3D打印、72小时内实现定制。
  PEEK(聚醚醚酮)作为新型生物材料,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强,和高生物相容性无毒,质轻、耐腐蚀的特点,其硬度和强度与骨组织相仿,是目前弹性模量与人体骨骼最为接近的生物材料。
  “采用这样的生物材料,相比现在临床大量应用的钛及钛合金材料,来制造人体骨骼,具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势。”胡立人表示。此前的颅骨颌面修复,采用钛及钛合金材料,存在一定弊端。例如影像检查MRI干扰存在伪影,影响病变区域诸如肿瘤、血管病变复发术后检查;无法对颅颌面骨复杂曲率实现重现;病患存在排异反应,带来二次伤害等等。
  “个性化PEEK(聚醚醚酮)颅颌面骨固定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取得三类植入器械注册证的产品,其中固定用PEEK(聚醚醚酮)链接板是全球唯一一家有三类植入医疗器械证的产品。可应用于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胡立人表示,该产品是在CT、MRI影像下完全无任何伪影的植入物产品,完全解决了临床医生尤其是神经外科医生最为担心的钛金属植入物在CT、MRI有伪影存在的弊端。PEEK(聚醚醚酮)颅颌面骨固定系统是目前唯一一个真正既实现了病患个体化的植入物,又完全满足了临床对影像无伪影要求的植入物产品,将为医生在术后对病人颅内病变作出准确判断提供依据。
  他介绍,该产品的颅颌面骨固定采用数字化软件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造,不论是曲率最复杂的面部骨骼还是眼眶骨骼都可以再现,和病人原病患部位骨骼厚度、大小、形貌完全一致,是目前临床大量应用的钛金属和其它材料完全无法实现的。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的定制周期在72小时以内。
  目前,该产品已经在市场销售3年。2013年8月1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最新的医用植入级聚醚醚酮材料结合3D打印和CAD加工技术,成功的手术应用于颅骨缺损的修补和固定。
  经过10年的积累,康拓医疗开发研制的多项产品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在中国医疗市场的垄断,目前已大量应用于国内30个省市和台湾地区的临床医院,植入患者达6万余人。

 

不断推陈出新是企业增长的强劲动能 

 

PEEK(聚醚醚酮)颅颌面骨固定系统产品的研发过程是漫长的,从2008年开始,持续了6年之久。
  研发中,康拓医疗在材料、工艺等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仅是在实验过程中耗费的材料就价值近300万。PEEK材料从颗粒状到成型的产品,工艺非常复杂。材料参数的控制成为难以突破的瓶颈,在不断配比的摸索过程中,寻找最佳点。
  “产业化和理论实验不同,试验中有一次数据实现,就可以写进论文,但要产业化,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必须进行成千上亿次反复试验,得出一致的结论。”胡立人说,从2008年开始研发这一产品,经过6年的漫长攻坚,经历了从实验室阶段、生物学阶段到临床阶段,再到注册阶段,最终市场推广阶段,终于成功。“在几年中,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个目标,不能犹豫,不被打扰,要耐得住寂寞。”
  目前,PEEK(聚醚醚酮)颅颌面骨固定系统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不俗,“基本覆盖了全国的三甲医院,使用该产品的大型医院已有600家。”还广泛地销往海外市场,在南非、智利、秘鲁等20多个国家销售。
  这样的艰难研发过程,在康拓医疗的发展过程中是常态。
  创业之初,资金链短缺,胡立人留学回国创业,在高新区的创业新大陆埋头研发第一个产品———钛合金颅骨修复。在高新区展览馆的产品展区,至今仍陈列着康拓医疗研发出的第一个产品———经过钛金属修复的颅骨模型。该产品曾经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尤其是植入体内的产品,前期投资很大,研发周期很长,同时对专业水平要求很高。2010年,康拓医疗的第一个产品进入市场,5年的钻研努力终于见到了收益。
  见到收益,胡立人毫不犹豫将资金投入了后续的产品研发之中。在与临床医院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市场需求。
  “医疗器械的研发是绝不能够闭门造车的,必须和临床医生合作。”胡立人说道,康拓医疗的多项产品,都是来自与医生的交流、临床的了解。当了解到病患的需求后,企业的研发团队投入研发过程。“有了市场需求的导向,研发也更有目的性。我们的产品都是从市场倒推出来的。”
  另一方面,康拓医疗非常注重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帖的专家、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院和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院专家教授等共同进行产品跟踪研发,实行产学研合作的研发创新机制。2015年1月9日,由高新区企业西安康拓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联合研发的“个性化颅颌面骨替代物设计制造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一直以来,康拓医疗的研发结合临床医生、结合医院需求、科研院所,充分调动外脑资源,成功地研发出一个又一个高科技含量,总能备受市场青睐的新产品。近几年,康拓医疗的研发模式更为多样化。胡立人介绍,如今研发外脑,延伸至国外外包研发公司,通过找专业的外包团队专注某项做研发,最近正准备和德国一家合作研发止血材料。

 

超前团队建设为企业创造价值

 

用技术、产品的推陈出新不断创造价值,随后再投入继续研发之中,成为康拓医疗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要素。“在研发上,康拓医疗没有预算,需要多少花多少,不省一分钱。”胡立人表示,研发投入占整体投入的50%以上,今年投入在研发上的费用在七八百万。“技术一定要领先,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从创业新大陆、瞪羚谷,到如今的草堂科技企业加速器,自2004年成立以来,康拓医疗在高新区稳步成长,规模不断扩大。
  2015年,康拓医疗搬入草堂科技企业加速器。办公面积扩大了7倍。总面积5000多平米的办公+车间场地,在几个注册阶段新产品投入生产之后,也即将达到饱和。随着企业的搬迁,康拓医疗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康拓医疗在心外科的产品,全国稳居第一。神经外科的固定植入产品也在全球都处于先进地位。
  研发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动能。在研发、市场中都具有越来越强的话语权,胡立人认为,主要得益于企业的团队建设。
  康拓医疗的团队建设十分超前。总是在时间上预留个提前量。同时,在组建团队之时,胡立人认为,尤其是本地企业更加需要有国际化视野。从2012年开始,康拓医疗面向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发达城市的世界500强企业,招聘医疗专业领域的销售精英。这些来自心外科、神外科等专业领域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引进后,康拓医疗的产品研发事业突飞猛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销售人员总能将市场的需求导向转化为好的研发思路,倒逼研发团队推陈出新。
  “吸引发达地区的高端人才,要给他们足够的经济条件,更要给他们足够的平台。”胡立人表示,康拓给了员工足够好的平台,并予以期权奖励。如此以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目标达成一致,公司的每个人都方向一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企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从2012年至今,康拓医疗从北上广等地的知名企业引进了30多个员工,至今没有流失一人。“虽然付出了较大的成本,但带来的价值更大。”胡立人表示,今年,康拓医疗还收购一家美国公司,开拓海外更大的市场份额,开启全球化的步伐。
  “不贪财、守规矩、有制度。”从留学归国创业者,到一个医疗器械新兴企业掌舵人,胡立人在多年的锤炼中,总结了自己的管理理论。“这是在碰碰撞撞中碰来的理论。每一天都如履薄冰,充满了危机感。”
  今年,康拓医疗引入弘晖资本。“目的是找最好的机构,为企业梳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确保规范化,心里更踏实。”
  在康拓医疗的发展过程中,新产品的研发储备也在不断积累。目前,康拓医疗在销售的有5个产品,还有8个新产品处于临床、注册阶段,后续正在研发中的新产品至少10个。产品类别涉及心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口腔种植、止血等等。“这些都是市场压给我们的任务,必须要交给市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