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区报道>正文
高新区报道

做有温度的创业社区 打造立体创业新生态

来源:发布时间:2016-07-12 10:09

 

经过23年探索发展,高新区创业园以独具特色的“1+N”的孵化器集群发展模式,“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全链条,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5模式之一的“西安模式”。

 如今,在创新创业的全新时代下,创业园持续发力,将前期积累的创业服务经验和资源更加聚集、专业化,打造360度的立体创业新生态,涵盖“创业+生活”,聚焦智慧产业、精专定向服务、带动创业加速的“瞪羚谷创业社区”,为创业者提供生活、工作、社交、培训一系列服务,进一步激发双创的活力和成长空间。

双创时代呼唤复合式创业服务

科技创新离不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建设。
 对于企业孵化器而言,创业项目要经历预孵化、孵化、加速三个阶段,相应都有不同的需求。
 其中,预孵化只是创业项目的初期阶段,旨在挖掘好项目。在孵化阶段,应把具有潜力、相对成熟的创业团队,转化成健全的创业公司。此时创业者的需求是办公空间、基础型创业服务,以及建立具备公司经营意识的团队。在加速阶段,服务的目标是完善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对接市场、为创业企业实现投融资对接。
 根据创业项目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目前国内已产生各种与创业企业需求相匹配的创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的形式与形态在近些年得到极大的发展。形式诸如众创空间,专业、综合孵化器、专业垂直孵化器,企业加速器,创业园区,创业大街,创业社区等。
 服务机构的不同,其定位及主要职能也不尽相同,在服务内容的偏重上各有所长。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园区在其服务领域中都发挥特长,但在整个创业链条中却显得较为单一。 
 业界人士认为,传统创业服务模式,为创业项目提供办公、交流、展示的平台,帮助创业者创业成功,助推企业发展成长。形式多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园区。
 新型复合式创业服务模式则是将服务的触角伸向创业生态体系的建立,以及创业者的生活配套。伴随着双创热,创业需求更旺盛且多样,单一服务已不能满足,因此复合式创业服务为大势所趋。
 在双创及互联网大浪潮下,高新区创业园顺应时代发展,抓住行业链条中的核心不断调整完善服务模式和方法,从帮助小众精英创业到推动大众草根创业,从提供区域创业服务到实现整合全社会的创业资源,激发创业激情和营造文化氛围,构建持续创新、适应双创需求的专业服务体系,以更好满足企业所需。
 截至2015年底,高新区拥有科技孵化器25家,其中国家级14家,孵化面积超过300万平米。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高新区既有独具特色的“1+N”的孵化器集群发展模式,也有“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全孵化链条,使西安高新区在创新创业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开发区的前列,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5模式之一的“西安模式”。
 凭借在孵化器行业深耕20余年的经验和对未来孵化器发展方向敏锐的嗅觉,创业园早于国家层面提出并成立了专业服务小微创业项目的预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途在XIAN”。今年,创业园再次发力,将规划建设适应多样化需求的复合式创业服务模式载体———瞪羚谷创业社区。

让创业者感受到温度

“双创时代”,创新创业氛围空前高涨,而引导创业者精准创业、帮助创业者有效创业的政策也逐步出台。创业服务随之迎来自身的革新契机:一方面进行多维度、全链条的内容叠加,另一方面还应扩展物理空间所能承载的功能。
 基于以上因素,创业园致力于规划建设复合式创业服务载体暨创业街区,打造多维度的服务内容、多功能的物理空间。
 经调研,国内现有创业社区的目标群体以青年为主,部分涵盖校园群体;产业方向结合社区所在地域的产业方向为主并进行放大;运营模式为“1+N”,即创业+商业或创业+商业+住宅;服务体系以政策吸引、孵化资源、人才引进、资金对接、生活配套为架构。虽具备“创业社区”所需要的复合式板块,但在服务内容上略显粗糙,专业服务精度及特色服务质感欠缺。
 综上所著,现有的创业社区缺少“温度”。
 高新区创业园打造“瞪羚谷创业社区”的核心定位为,以打造西北地区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复合式创业新载体为目标,发挥高新区创业园独特政策、资源资金两大核心优势,营造一个“自循环、有保障、有温度”的“创业小社会”。
 围绕政策、孵化、人才、资金、生活等几个着手点,创业园努力打造“创业社区”服务体系。
 经过不断探索创新,创业园已建立了完善系统的孵化培育体系,并形成了“中小企业金融超市”、“西安高新企业大学”等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同时建立了一套由“企业联络员+项目经理+创业导师+商业资源”构成的四级孵化培育体系,形成了网络化、全覆盖的服务格局。
 因此,在创业社区的服务体系中,不仅有政策、孵化服务这些创业园擅长的基础优势。而且在人才、资金两个核心因素上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创业园将不断通过聚集更多的中介机构共同设立一支强大的创业基金,一方面吸引优秀人才入驻,另一方面把为创业项目解决融资难题,作为促进区域创新创业的发力点。此外,着力于满足创业者吃、住、行、娱、社交的生活配套。“这一点是‘瞪羚谷创业社区’区别于其他的差异化因素,也是为创业者打造有特色且有温度的创业社区的关键所在。”

新“西安模式”树立双创标杆

如何营造一个“自循环、有保障、有温度”的“创业小社会”?创业园规划将瞪羚谷划分为三大板块:创业圈、生活圈、社交圈,结合自身多年创业服务经验及政策优势,创新性融入更多要素。
 首先,在这个创业小社会中,创业和生活都能实现自循环。
 创业自循环方面,创业园特有的创业生态系统———预孵化+孵化+加速参与创业全链条,众创空间集群、总部集群、孵化器集群、留学生集群、创客集群、高校创业集群、金融机构组成完善的创业服务机构形态,可帮助创业项目完成上下游链接,上对接龙头企业,下对接自身团队,帮助优质项目更快的市场化,建立项目自循环体系。
 同时,创业园采取优质创业导师落地培训、毕业学员定期回访、创业新星加入导师等方式进行人才与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人才与资源的循环发展。 
 秉承创业园一贯的创业服务理念,“瞪羚谷创业社区”还将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包括中小企业金融超市、专项服务、高新企业大学、1+N模式、国际化服务、科技站点、3D打印服务平台、共享实验室等。
 生活自循环方面,创业园将以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支持“生活圈”与“工作圈”与“创业园”的高度匹配。创业公寓、24小时便利店、药店、ATM机、洗衣房、食堂、独立餐饮、书吧、咖啡馆、健身房、电影院、中心服务台等配套让创业者的生活服务有保障。
 其次,创业园作为国家级孵化器,高新区创新创业前沿阵地,拥有相应的创业政策、创业生力军补贴政策、优质项目推荐政策等。创业园优先筛选进驻围绕高科技领域、大产业方向的项目,如大健康领域、互联网+、智能硬件、AR、VR、影视动漫、大数据产业等。同时,创业园将建立自身的社区基金,嫁接外部投融资机构金融服务,助力创业项目快速发展。
 温度—作为“瞪羚谷创业社区”的差异化特色,将通过社交、圈子、活动、生活四个方面来塑造。老乡会、相亲会、运动会、读书会为创业者扩大社交圈,创业辅导、导师沙龙、天使沙龙等令创业者找到自己的圈子,创业集市、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会、人才招聘会,以及K歌大赛、电影节、郊游、美食品鉴,体验形形色色、涵盖方方面面的活动,营造高度活跃的创业小社会,让创业者的圈子和生活有声有色。以锦业路69号的社区形象入口为地标,打造西安创新创业新生态的起点。
 伴随着孵化器3.0时代的到来,高新区在众创空间、创业社区、创业街区等孵化器行业发展形态的探索上率先实践,持续领衔孵化器3.0时代。双创时代,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紧抓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推动西安全面改革创新实验区和陕西创新型试点省份的建设契机,开创新的“西安模式”,打造中国“双创”工作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