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大力推动科技资源统筹改革,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提升。高新区专利申报数量以及交易数量也呈现出高增长态势。2013年全年专利申请数达到27791件,同比增长超过22%。西安科技资源大市场累计实现技术交易额232亿元,共享仪器设备4110台套,技术交易合同登记9664项。全年技术成果就地转化达到30%。在这其中,知识产权交易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搭建交易平台
让知识“活”起来
2012年11月20日,“西安高新区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正式开通。该平台由陕西省知识产权局、西安市科技局、西安高新管委会主办,是集项目信息发布、科技产品展示、企业推荐、信息咨询、技术交流为一体的公益性综合信息平台,为广大专利权人提供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的展示平台。这一平台开通后,极大地推动了陕西省知识产权的交易,并有力地推动了知识产权变为生产力,实现了产业化。但是,这与陕西省庞大的知识产权数量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业内专家认为,发明创造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有一个平台。目前国内申请了很多专利,但是都放在知识产权局的数据库里,没有一个敞开的交易平台让很多人受用。他们认为,只要不涉及到国家机密、国防机密或者自身经济发展战略秘密的文化产权或产品,都应该拿去交易,对产权升级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这就需要产权交易平台是一个公开的、开放的平台。
同时,很多企业都有不少发明专利,但是都各自放在兜里,拿出来展示的机会很少,企业与企业间比较封闭。专家认为,这就需要为企业的知识产权提供交易和保护的平台。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采取电子商务的模式构建交易平台是个不错的选择。
让在线交易成为知识产权
交易助推手
专家们认为,当前国内“专利交易效率偏低、供需双方信息有误”的现实困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企业还没有很好地形成创新发展的氛围,经济发展方式仍以‘中国制造’为主,技术需求总体仍比较零散,而中国技术专利成果数量则呈迅速增长趋势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所以技术市场要以技术供给为导向;而是企业对在技术交易平台上清晰表达自己的技术需求仍有顾虑,担心将自己的需求直接放到平台上,会暴露自己的技术缺陷,从而引来竞争对手的打击。”
同时,“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是制约我国专利交易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目前国内专利交易平台众多,但整体规模表现为小而散,在交易品种上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大多数平台没有将业务范围细分到某一个领域;虽然国家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但由于很多从业人员技能不高,无法胜任专业化的专利评估、营销、谈判等工作,专业型人才极度缺乏。”
另外,知识产权交易成本过大是导致资源不能优化配置的关键,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寻找成本过大。知识产权是无形的,并不像有形财产彰显于外,容易被人发现。二是谈判成本过大。知识产权具有唯一性的特征,此知识产权与彼知识产权无法替代,购买者一定要找到知识产权人,无论他在哪里;知识产权价格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讨价还价的成本。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速度之快。借助互联网构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集中展示知识产权交易信息,降低搜寻成本;同时开发网上谈判的软件,供知识产权交易双方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谈判,再辅之以知识产权评估服务,从而降低谈判成本。
因此,搭建在线交易平台成为很好的解决之道。在线交易平台这种对接成本低、迅速、接触面广等有事,有利于知识产权交易各主体融入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技术交易市场,刺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及相关科技活动的开展。
有关专家指出,搭建在线交易平台,最重要的确保安全性。构建交易平台可让知识产权交易更加方便,以减少交易成本,但如果交易缺乏安全,交易平台亦形同虚设,为此,可以专门设计一个“交易保障中心”:付款人付款到交易保障中心;交易专家出具审查意见并且代办知识产权转让手续;付款人确认付款,付款给卖家。中心的专家审查知识产权无瑕疵且成功办理转让手续后,方才请求付款人付款;如果专家审查发现知识产权有瑕疵或者无法成功办理转让手续,会提出付款人中止付款的意见。
让企业更多参与到
交易运营当中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运营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知识产权已成为当前企业乃至一个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概言之,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智力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作为企业非货币性资产的组成部分,知识产权是现代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利润来源。由于具有全球流动性、产业渗透性和价值倍增性等特征,知识产权可以同企业其他非货币性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股权投资等一样按评估价值进行交易,其本身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非常可观。有关研究和统计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产权的贡献份额已经由20世纪的5%上升到今天的80%—90%,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对全球500强企业发展的贡献率已经超过80%。可以预见,未来国家在全球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都将越来越由知识产权拥有与运用能力决定。
事实上,从产品经营到资本运营再到知识运营,不仅仅是企业经营的方式变化,更是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提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产权运营无疑是企业经营的高级阶段。显然,企业拥有知识产权不是目的,通过知识产权运营,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大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收益才是其目的。从宏观层面讲,知识产权运营不仅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之间主要的一种竞争手段,也是国家实施发展战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而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则是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微观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必须依托市场通过交易来实现。换言之,企业知识产权交易是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优化配置及其价值最大化的主要途径。
然而,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的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运营还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很多企业未能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研发、生产、营销的良性互动,更没有系统化地认识和思考知识产权交易问题。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为了激励创新,如果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和转化,就很难起到激励效果。对于企业来讲,拥有知识产权固然重要,但把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效益更加重要。而合理的企业知识产权交易机制有助于激励企业成为一个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的集合体,从而大大提高知识产权转化率和使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为企业带来利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看,未来企业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应以系统论为指导,逐步推进企业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形成全国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权交易市场。在宏观层面,政府机构必须加快职能转换,厘清政府与企业的职能、给予政府与企业以合理角色定位,消除政府对企业知识产权交易过程中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避免因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产权归属不清带来的弊端,逐步建立和形成以市场为依托的新机制。在微观层面,要完善和健全企业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内部组织,使企业主体能够自由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市场。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载体和中介组织,才能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和证券化。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市场体系。企业知识产权交易,实质上是财产所有权的交易,关系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建立一个有序的公平交易、公平竞争、合法经营的市场基础,必须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市场体系建设,设定明确的目标模式。此外,还要按照规范的企业知识产权市场体系的要求,确立企业知识产权市场的交易原则、运行机制和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