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开始,十多年来高新区创业园始终坚持为创业企业提供科学的管理知识和实用技能培训,丰富的课程设置、务实的培训内容使创业园的培训课程成长为品牌化的“高新企业大学”,逐渐固定的时间、地点使其早已成为园区企业培训学习的不二选择。
伴随着园区的孵化基地的拓展和企业的快速成长,企业对培训的实际需求也呈现个性化差别。尤其是加速器涌现出的一批成长性高的科技企业,面临企业规模跨越式发展,和发展阶段的重要转变。企业管理层的成功转型,企业内部的管控提升都是摆在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近年来,创业园也在原有的培训基础上,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将模式的创新探索聚焦在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上,力争打造符合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个性化的培训体系,而“定制化”将成为今后创业园培训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案例 帮助企业建立内训体系
2013年12月,加速器企业星展测控测控的人力资源主管找到了创业园,向负责培训的鱼莹提出了打算建立企业内部培训机制的需求,并主动将已经做好的培训课程计划拿给鱼莹分享。
企业传递出的这一信息,令鱼莹十分高兴。“企业主动建立内部的培训机制,说明企业充分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有了主动性,工作开展起来也将事半功倍。”然而看过企业自己的做的培训计划鱼莹表示,星展测控自己做的计划过于全面,真正实施起来工作量太大,没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培训最终效果未必就好。对于星展测控这样的成长中企业并不适用,“建立内训机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于是,鱼莹根据星展测控公司的实际情况向星展测控其推荐了专业的培训咨询公司。“根据我们平时工作的积累,这家培训咨询公司的课程多元化,比较适合中小企业。”咨询公司对星展测控进行了分析,星展测控该公司在市场打开后,规模扩大、人员调整,对于基层提拔人员的角色转换、统一思想,是目前比较迫切需要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加之企业正在筹备新三板挂牌,外部对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面临从聚焦于市场开拓向全面关注质量、管理、研发团队储备多方面的把控。
通过创业园的推动今年2月,这家咨询公司对星展测控做了两次培训和一次沙龙活动。培训分别围绕中层管理提升、员工职业竞争力塑造进行。培训过后,企业负责人激动的表示,公司人员的精神面貌及培训参与度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将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公司发展理念结合起来了。”
“在经过两次培训后,这家咨询公司的实力得到了星展测控的认可,双方还达成了合作意向”鱼莹告诉记者,咨询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为星展测控设置了涵盖中层管理、全员执行力等多方面的课程,同时帮助企业设置了适合企业的内部培训体系。
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内训的必要性,但搭建企业内训制度仅靠企业自身力量短期内还有难度。创业园会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对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判断、推介合适的专业机构,共同搭建适合不同企业的内训体系。这正是开展定制化培训的一个极具成效的探索。
联合内训 定制化培训的初体验
其实早在5年前创业园就开始了对定制化培训探索和尝试。2009年,创业园组织了针对生产管理一线班组长的管理能力提升为主题的第一期联合内训。
这次联合内训,是创业园通过将不同企业但有着共同培训需求的参训人员集中,组织的专业小班课程。完全不同于高新企业大学每周五固定推出的免费培训,联合内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费用均摊,在上课过程中还可增进企业之间的交流。
每一次联合内训都是两天的集中专业授课,针对性更强、效果将更突出。企业选派出的参训人员从十几人到几人不等,通过培训,参训学员不仅获得了科学规范的管理知识、专业领域的精益管理方式,还通过彼此的交流获益匪浅。
之后的每一年,创业园都举办一次联合内训,培训内容也逐步细分,从生产管理到设备采购等等,得到企业的好评。
2013年,创业园将联合内训的形式再次创新。“我们推出了系列课程,此次培训包含之前的所有内容,还新增了精益管理课程,共设计了5次课,每两个月进行一次。”鱼莹介绍。此次培训共有160余人参加,参训之余,园区还组织了学员在主讲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鼓集团参观,力争将生产管理和实践相结合,巩固培训效果。
“和企业实际操作挂钩,指导性很强。”参加联合内训的受训人员如是评价。
企业的支持和鼓励将是创业园培训工作不断创新和提升的动力源泉。今年,联合内训的形式又有所突破。创业园和多家专业机构合作,争取为企业设置更加多元化的课程,充分调动专业培训咨询公司的多种资源,为企业提供更专业、更全面和更加个性化的的培训服务。
联合内训的形式填补了本地培训市场生产管理小规模公开课的空白。小企业不具备自己构建专业培训课程的条件,但通过多家企业集合需求,分享课程、分担费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基础课+技能课+定制课
满足企业多层次培训需求
像星展测控一样,对内部培训自主产生需求的企业,科技企业加速器中不只一两家。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企业内部规范管理要求也逐步提升。创业园的培训服务思路也在逐步转变———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内训体系,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策划能力。
3月下旬,一场人力资源管理沙龙在加速器内举行,园区内博深煤矿安全、星展测控测控、艾特隆等11家企业的15名人力资源主管参与。时代心理人力总监李玲博士,从人才测评角度分享了人岗匹配在企业招聘环节的重要作用。沙龙活动引起了与会者极大地共鸣。
“无论是招聘、培训都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说实话,在加速器举办这样的活动还是第一次,企业的反应和参与度在这之前都是个未知数。此次沙龙是一个起点,既然企业欢迎和需要,今后创业园还会陆续开展不同专业的沙龙活动,通过交流发现企业到底需要什么。将这样的首创延续下去,延续首创精神,将首创后的做法延续,并常态化。”鱼莹表示,创业园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帮助人力资源主管掌握组织、策划企业内训的能力。
帮助企业建立内训体系,实际上是创业园定制化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的服务必须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创业园将不断储备、筛选优秀的适合企业的外部机构。帮助企业构建企业自己的企业大学培训学院。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创业园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及交流形式,帮助企业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
“创业园还承担着培育区域的培训市场的任务,因此我们将在高新企业大学的基础上,建设分类商学院,进一步发挥外部力量,通过专业学院的设置满足企业的高端共性需求。”鱼莹表示。
一方面,形成免费培训+高端专业培训的培训模式,满足企业基本的培训需求和高端的专业培训需求,使得培训不再是适合所有人的基础课,而转变成为提升技能的专业课。另一方面,以创业园为核心,以外部机构做支撑,为企业搭建自己的内训体系架构。
“但是也应看到,定制化培训工作,需要企业自身产生迫切的需求。有了需求,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才会事半功倍。”鱼莹说道,而星展测控的案例则让创业园的工作人员有了更强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