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区报道>正文
高新区报道

求新求变 再谱孵化器新篇---创业园赴北京等9个孵化器考察纪实

来源:发布时间:2014-03-25 15:50

3月2日—3月8日,由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斌带队,高新区创业园随团前往北京、杭州、上海、苏州、无锡等9个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学习、了解兄弟孵化器先进的运营模式,独特的管理经验和创新服务内容。历时一周的考察学习,行程充实而紧张,在9个孵化器中,有民营孵化器,有大学科技园,各自具备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思路。在考察过程中,大家详细了解兄弟孵化器的发展轨迹,通过开展座谈等形式,一起交流孵化器发展心得。一周的所看所感,为创业园的发展带来无尽的思考:新时期必须力求思变,停步不前将被时代赶超。

 

所看:民营孵化器活力充沛
所感:加快步伐走出去输出自有孵化品牌

 

  此行考察,带给创业园最大的感受,即民营孵化器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以北京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为例,创建于2003年,是由科技专家、学者、海外留学人员以及清华、北大、人大、斯坦福等高校精英组建的高科技集团公司,目前已在国内建有5个孵化器,2个中美企业创新中心在美国硅谷、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慕尼黑建有3家孵化器,正在建设中的还有硅谷和洛杉矶。
  瀚海智业飞速的发展,和其企业化的运营机制、发展模式有着直接关系。他的市场意识敏锐,发展思路锐意创新,这样的特点使得瀚海置业的发展充满了活力。
 “瀚海智业最大的特点是将孵化器的触角延伸至全国,乃至全球。”创业园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戎通过此次考察活动,感触颇深。瀚海智业计划进行国外孵化、国内加速的服务模式,这样可以引进更多先进的团队和技术。“这一点非常值得创业园学习。”
  另外一家大学科技园———北航科技园也在孵化器延伸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他在深圳、广州、佛山有三个研究院,常熟、嘉兴、丹阳、西安有4个分园。西安的分园很好地将北航的孵化服务进行输出,这样的模式让北航得以利用全国的项目进行更好的资源调配和整合。
  作为全国孵化器行业的代表之一,创业园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业内已经拥有成熟的品牌和服务体系,但是需要更好的空间拓展服务,“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走出去,将既有的品牌输出。”杨戎表示,创业园现有的“两岸三地孵化网络”是走出去的探索之一,但不容否定的是,和一些优秀的孵化器相比,创业园走得仍然慢了些。“长此以往,创业园现有的品牌优势和管理优势都将逐渐被影响。”

 

所看:持股孵化如火如荼
所感:服务还需更聚焦和企业“共存亡”

 

  经过20年的发展,创业园已经形成了成熟完善的服务体系。一直以来,为在孵企业提供的优质服务也是创业园的优势之一。但是在新时期,如何能够聚焦、深化对核心企业的服务,仍然是创业园需要不断探索和提升的课题。
  在此次考察中,兄弟孵化器对于核心企业的融资服务创新就给创业园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例如上海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就搭建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与太平洋保险公司共同开发全国首个“履约保证保险贷款”产品,市政府、银行共同参与,按比例分担风险,企业只需简单购买一份保险,即可替代原先的繁复的贷款担保,使得企业融资更加高效、便捷,投放4年来只有9‰的坏账率;设立“微贷通”,针对销售额在200—300万的企业,政府承担银行贷款直接成本的70%;建立108人的科技金融专员,网格化就近管理、考察贷款企业,及时反馈情况;将科技计划执行情况与企业征信系统相结合,与企业贷款业务挂钩。
  浙江大学科技园则是充分利用本地民间资本,建有“创业投资联盟”和“产业投资联盟”,浙大科技园自有科技园投资公司,已经累计投资100余家科技企业。
  在走访中,很多孵化器都开始或者已经考虑持股孵化的做法,像上海杨浦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提升孵化服务能力,专门建立了“创业导师+创业投资+专业孵化”为核心的创新服务体系,为在孵企业提供智与资的双重支持。看到这些孵化器先进的运行模式和服务优势,创业园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到对园区的核心企业的服务聚焦。杨戎表示:“应该有一个标准,选出来好苗子聚焦支持,而不是像撒胡椒面一样提供泛泛的服务。”他谈道,创业园在未来发展中也将在投资功能方面加以尝试和突破,通过对项目的深入评判、聚焦分析,关注真正未来的小巨人企业,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更加深入的服务与支持。“只有以投资的眼光看企业,孵化服务才不会浮于表面,持股孵化让孵化器和孵化企业有了一种共存亡的关系。”丰富而且专业的金融产品,在企业孵化服务和自身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助推和加速作用。

 

所看:机制创新赋予更强生命力
所感:创新仍为今后发展课题

 

  无论是民营孵化器,还是大学科技园,此次考察的孵化器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发展迅猛,充满活力。究其根本,创新不止是其生命之源。
  上海杨浦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考察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4年,上海杨浦科创中心进行二次改革,实行企业化运作,管理团队实行全员聘用模式。改革后就实现了飞速的发展,2009年即设立小额贷款公司、2010年设立基金2个、2011年设立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目前除本部外,和同济大学、上海财大、上海电力、上海中图文化等机构建有10个专业化园区,6个全资子公司,且全部实现盈利。
  上海杨浦科创中心的优势在于,一方面,依托复旦大学“苗圃”工作有项目基础,上海的各类优惠政策、产业基础和丰富而且专业的金融产品,在企业孵化服务和自身发展营造了重要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孵化器团队本身的魄力和不断思变的创新观念。
  政策引导也是影响孵化器发展的一大因素。杭州市政府对于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政策支持很有特点,园区在孵企业税收地方留成部分50%返给孵化器,毕业2年内的税收25%返还,在考核中以质量为导向,大大增强了优质企业的诞生率。
  上海杨浦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他兄弟孵化器的先进做法,给考察组的每一个人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冲击。
  “考察中,很多兄弟孵化器都把西安创业园作为他们的标杆来学习,但此行却使我们有了很大的危机感,感到面临着极大挑战。”杨戎如是说,在新时期下,唯有力求思变,大胆创新,才能持续在孵化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如若固步自封,仅仅守着既有成绩,那么原有的品牌优势和管理优势都将被赶超。
  采访最后,杨戎谈到,经过此次考察,创业园有了很多新的思考。“在团队建设、持股孵化、共建孵化器等方面,都希望能够有一些新的尝试。”他表示,创业园在此次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将积极探索更多创新之举。在孵化器规模发展方面,将空间扩展和质量提升紧密结合;在团队建设方面,谋划更多人才激励政策;在提升深化服务方面,赋予孵化器投资功能;尝试和各个功能园区共建孵化器,以创业园良好的服务体系深入园区,共同扶持好苗子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