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区报道>正文
高新区报道

以改善求发展 向管理要效益

来源:发布时间:2013-06-08 15:01

中小型生产企业面对市场带来的持续竞争压力,如何苦练内功,建立低成本、高效率、流程规范,高度灵活的生产管理体系?
  面对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定置产品的不同需求,以订单式生产为主要模式的科技型生产企业如何实现产品线的快速切换,提高生产效率?
  在企业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引入精益思想,通过持续改善,实现企业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成功跨越?
  面对企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由西安高新企业大学策划了2013年度“生产管理系列提升课程”企业联合内训,致力于帮助园区中小型生产企业系统提升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特别聘请国内知名的生产管理专家童晖老师,主讲包括《现场可视化管理与定置管理》《设备管理与精益保养》《生产一线管理人员(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精益管理与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五个主题课程,突出实用性和工具性,采用小班授课,分组研讨的方式,注重培训的指导价值和实际效果。
  2013年3月和5月,在创业园瞪羚谷G座三层的培训教室里,分别举办了本年度的前两期联合内训,主题分别是“现场可视化与定置管理”和“设备管理与精益保养”,童晖老师从现场5S、管理可视化、物品区域定置、设备管理、点检与保养等方面进行了管理理论的讲解和操作工具的训练。最有特色的培训实操环节从参训学员对所在公司的现状分析开始,在老师的引领下,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培训,并且在培训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员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归纳总结、分享活动的心得。每期两天的培训,在轻松、高效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不仅增强了课堂互动的氛围,而且还增进了企业间的经验交流与管理心得分享,有效的提升了培训质量和成果。2013年度两次联合内训累计参加企业28家,共计59人,根据参训学员对课程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两次课程满意度均达到100%,其中连续参加了两次培训的通源石油公司学员表示,他们已经将学习的工具和方法应用在了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上,改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学员的反馈评价中充满了对讲师课程的肯定和培训的认可,包括通源石油、陕鼓动力、富士达科技等11家企业已经持续采购了全年的培训课程,实现企业核心生产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
  企业联合内训是西安高新企业大学独创的新型培训方式,由企业大学独立组织,联合企业相同的培训需求,共担产生的培训费用,达到降低企业内训成本、提升培训品质、增进企业间交流学习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大学的课程真正走进企业,贴近员工,成为企业内训的好帮手。
  随着创业园内生产型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生产管理水平与效能提升的问题已经提上了企业的议事日程。然而西北地区有关生产管理的咨询和培训服务一直相对落后,企业外出参训的成本过高,阻碍了企业内部提升的进程。为了帮助企业改善生产过程,提升管理水平,同时能够低成本的参与培训,西安高新企业大学2009年开始主办关于生产管理系列问题的企业联合内训,弥补了西安本地在该项目上的空白,很好地满足了企业需求,既增加了企业员工参训的比例,又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是中心针对企业管理改善服务的有效方式之一。

来自企业的声音: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把实际东西上升为理论知识,老师讲解生动易懂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希望可以将同单位同事分到一组,便于做练习时讨论更有改善点。
  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老师案例值得学习,可以提升企业管理成效,内部培训基层管理人员的可视化定置管理。希望学员与老师在培训之后可以再联系便于学习交流。培训现场氛围好,小组团队意识强。
  西安东风机电有限公司:能充分展开讨论可以更加牢固掌握知识点,结合各公司情况解决问题收获大。
  SEW-传动设备(西安)有限公司:学习内容丰富,课堂氛围好;老师认真负责;通过培训可以更顺畅的工作
  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益匪浅,希望补充对生产重要的、有指导意义的看板。可以分区块分模块重点培训。
  陕西诚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授课方式及讨论有助于学习,授课内容精炼、专业。
  西安达盛隔震技术有限公司:对于人与设备的关系有了进一步了解;对于日常设备的管理可以精细化标准化。
  西安中恒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让学员参与的互动培训效果好,结合各公司情况解决问题收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