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区报道>正文
高新区报道

信用评级“话你知”

来源:发布时间:2013-05-31 16:32

信用评级的基本定义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又称资信评级,是一种社会中介服务为社会提供资信信息,或为单位自身提供决策参考。信用评级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信用评级指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对债务人如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并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其违约风险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广义的信用评级则是对评级对象履行相关合同和经济承诺的能力和意愿的总体评价。
    信誉评级,是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又一种崭新的评级体系。信誉评级适用的主体和评价的范围一般超过信用评级的主体,评价的方法和流程虽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往往更强调多主体参与评价。

   信用评级的重要性

    信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维持和发展信用关系,是保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前提。资信评级即由专业的机构或部门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在对企业进行全面了解、考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关其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安全性程度的评价,并以专用符号或简单的文字形式来表达的一种管理活动。现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防范信用风险,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信用评级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
    1.信用评级有助于企业防范商业风险,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
    2.信用评级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诚信:
    (1)相对于一般投资者: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类有价证券发行日益增多,广大投资者迫切需要了解发行主体的信息情况,以优化投资选择,实现投资安全性,取得可靠收益。
    (2)可以作为资本市场管理部门审查决策的依据,保持资本市场的秩序稳定。
    (3)信用评级也有利于企业低成本地筹集资金。
    3.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确定贷款风险程度的依据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基础。
    现阶段,随着国有银行向商业银的转化,对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效益性的要求日高,资信评级对银行信贷的积极作用也将日趋明显。
   
   评级的分类
   
    信用评级按照评估对象来分
    1.企业信用评级。
    2.证券信用评级。 
    3.国家主权信用评级(Sovereign
-Rating)。4、其他信用评级如项目信用评级,即对其一特定项目进行的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按照评估方式来分
    1.公开评估。一般指独立的信用评级公司进行的评估,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向社会提供资信信息。评估公司要对评估结果负责,评估结果具有社会公证性质。这就要求信用评级公司必须具有超脱地位,不带行政色彩,不受任何单位干预,评估依据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具有客观公正性,在社会上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2.内部评估。评估结果不向社会公布,内部掌握。例如,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估,就属于这一种,由银行信贷部门独立进行,作为审核贷款的内部参考,不向外提供资信信息。
    信用评级按照评估收费与否来分
   1.有偿评级。由独立的信用评级公可接受客户委托进行的信用评级,一般都要收费,属于有偿评级。有偿评级特别要讲究客观公正性,不能因为收费而失去实事求是的作风,忽视投资者的利益。如果违背了这一点,信用评级公司就会丧失社会的信任。
   2.无偿评估。信用评级机构有时为了向社会提供资信信息,有时为了内部掌握,评估一般不收费用。无偿评级通常只能按照有关单位的公开财务报表和资料进行,不能进行深入现场调查.因而资信信息比较单一,评估程序和方法也较简单。
    信用评级按照评估内容来分
    1. 综合评估。是对评估客户的各种债务信用状况进行评级,提出一个综合性的资信等级,它代表了对企业客户各种债务的综合判断。
    2. 单项评估。即对某一具体债务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评估,例如对长期债券、短期债券、长期存款、特定建设项目等信用评级。债券评估属于单项评估的典型例子,通常采用“一债一评”的方式。

   评级机构
   
    目前国际公认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只有三家,分别是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自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上述三家公司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或称“NRSRO”(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后,三家公司就垄断了国际评级行业。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报告,在世界上所有参加信用评级的银行和公司中,穆迪涵盖了80%的银行和78%的公司,标准普尔涵盖了37%的银行和66%的公司,惠誉公司涵盖了27%的银行和8%的公司。每年的营业收入穆迪约15亿美元,标准普尔为10多亿美元,惠誉国际为5亿美元左右。

   信用评级的基本特点
   
    综合性
    企业信用评级的内容比较广泛,它是对企业资信状况的一次全面评价,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企业信用评级要对借款企业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和营利性等作出判断,并要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实的责任,必须对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包括领导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履约情况、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等各方面因素。
    时效性
    证券评估通常是在发行前评估,叫做“一债一评”,或“一票一评”,目的是为投资人或债权人提供信息,要以证券有效期为准。而企业信用评级不同,在资信等级评出以后,一般有效期为两年,两年以后要重新评级,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复杂性
    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有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外贸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等等;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行业特点和资金结构,信用评级的重点和要求都不相同,因而企业信用评级要比证券信用评级复杂得多。
    信息性
    企业信用评级将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比较完整的有关企业资信状况的信息,由于信用评级内容全面,方法科学,而且评估人员多为专业人才,因而评估结论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不仅可以为贷款银行作为贷款依据,而且还可为各个方面的投资者提供资信信息,有助于对金融市场的宏观管理。
    简洁性
    信用评级以简洁的字母数字组合符号揭示企业的信用状况,是一种对企业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简明的工具。
    可比性
    各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使同行业受评企业处于同样的标准之下,从而揭示受评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信用地位。
    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除了给评估对象自身对照加强改善经营管理外,主要服务对象有:(1)投资者;(2)商业银行;证券承销机构;(3)社会公众与大众媒体;(4)与受评对象有经济往来的商业客户;(5)金融监管机构。
    全面性
    信用评级就受评企业的经营管理素质、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经营效益、发展前景等方面全面揭示企业的发展状况,综合反映企业的整体状况,非其他单一的中介服务所能做到。
    公正性
    信用评级由独立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作出,评级机构秉持客观、独立的原则,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能向社会提供客观、公正的信用信息。
    监督性
    一是投资者对其投资对象的选择与监督,二是大众媒体的舆论监督,三是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
    形象性
    信用评级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通行证,一个企业信用级别的高低,不但影响到其融资渠道、规模和成本,更反映了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和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是企业综合经济实力的反映,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身份证。
    社会信用的基础性
    当今社会信用基础较为薄弱,通过信用评级,使社会逐步重视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带动个人、其他经济主体和政府的信用价值观的确立,进而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信用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