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创业园以引进、培育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及高端人才为重点,全力推进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整合资源要素,持续提升对企业的专业服务能力,积极拓展服务品牌外延,在完善孵化体系、升级孵化能力、提升区域创新力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表现,盘点创业园的2012年,精彩看点令人应接不暇。
看点一:加速器企业投资强度均超1万元/平方米
聚集38家战略新兴产业企业
打造瞪羚企业上市摇篮
2012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加速器一区(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全部建成投用,各项配套建设同步推进,现已引进特变电工、星展测控等38家高成长性企业。使用厂房面积10.2万平方米。已形成了卫星应用、能源装备、光伏及配套产业链的聚集,力争成为全国在加速器建设上的一面旗帜。
在严格的把关下,加速器引进企业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占到近一半,企业投资强度均超过1万元/平方米,预计2015年,企业产值将达到23亿元以上。
为了满足高成长性企业的资金需求,创业园加强与各金融服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创新金融产品,有针对性为各类企业嫁接资金的桥梁,通过标准厂房阶段性回购融资服务、轻资产企业贷款服务、股权融资服务、以租代购服务四种模式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目前,加速器入驻企业中已上市的企业2家、筹备上市的企业3家、筹备股改的企业4家。已经聚集一批能源装备、通讯应用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符合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的企业,成为西安高新区上市企业的摇篮。
看点二:拟上市企业占高新区67%
创新金融产品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2012年,创业园通过金融服务平台的运作,帮助38家企业获得融资4.82亿元。高新区全部拟上市企业49家中(含新三板),创业园企业共计33家,占到高新区的67%,其中报送IPO申请及辅导备案企业共计14家,创业园企业占其中5家,占到高新区的35.7%。
成绩的背后,是创业园细致入微的服务和不断创新的培育举措。
2012年6月21日,创业园内一批优秀的融资项目,通过“PPT展示”+“现场问答”的方式,现场展示项目亮点和成果,与火炬创投、达晨创投、硅谷天堂等专业投资者面对面交流、洽谈融资。一方是优质的好项目,一方是急于寻找“种子”的资金,通过资源整合,两方迅速迸发“火花”。2012年,诸如此类的活动频繁举办。创业园以投融资对接会、项目路演活动等手段,为企业与资本搭建桥梁。
在众多服务中,值得一提的是,创业园联合民生银行针对园区企业定制推出“投贷联动”贷款产品,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大额度融资;渣打银行推出的“信用贷款”产品,能够快速解决企业小额周转资金拆借,这些融资方式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全年与20余家金融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共举办银企见面会、企业股权融资与商业计划培训辅导等活动30多次,共计300多家园区企业参加,极大地提高了园区企业融资能力和财务规范性。
另外,创新担保公司利用“科技金融”试点平台的优势,不断开拓创新,创下该平台试点以来最佳业绩,通过融资担保有力地支持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高新风险投资公司积极响应并参与到西安市、高新区振兴能源产业、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活动中,对中小企业融资、辅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看点三:虚拟平台实现孵化无界限
做精做专搭建平台
提升孵化专业能力
设立虚拟孵化平台打破孵化地域限制。
2012年,创业园拓展服务触角,抛开地域限制,打造虚拟孵化平台。作为虚拟孵化平台的西安创新网,集创业园官网、企业互动交流平台与创业园企业信息库与一体,与创业园日常孵化服务工作同步进行、紧密结合。新网目前拥有企业会员近1200家,日访问量1200UV(浏览量);企业库收集近2000家企业信息,其中包括500余家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的详细信息,600家次企业申报科技计划详细信息,800家企业知识产权拥有信息,近800条创业园走访企业纪录,数字真实记录了创业园企业近年来的动态变化。
设立虚拟孵化平台,只是2012年创业园着重提升专业孵化培育能力的冰山一角。在各项孵化服务品牌化的基础上,创业园进一步做精做专,为企业提供更深入更契合的服务。
专业化培训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2012年,高新区创业园推进高新企业大学建设,不断深化企业培训工作。创业导师数量继续增加,有力开展辅导服务工作。采取上门走访、集中培训、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企业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制度和知识产权战略。全年新增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0余家,新增知识产权1300余件,并通过认真梳理,形成10家企业知识产权案例。
广搭平台促进企业管理、技术水平提升。
同时,创业园积极与大专院校、各类研发机构、企业加强沟通与合作,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成效显著。2012年,创业园成立“智能电网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组织交流、培训、技术研讨会和沙龙等各类活动,提升企业水平、促进企业间合作。截至目前,创业园依托专业孵化器建设,自建、共建38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看点四: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专业孵化器
拓展服务品牌外延
实现孵化器辐射带动及文化输出
2012年3月,创业园、电子园与西京电气集团公司(行业龙头)共建西安国际企业孵化器西京孵化基地,协助西京公司成立西安创联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高新区首家与行业龙头国有企业共建的专业孵化器,实现了创业园的辐射带动和品牌输出。此孵化器将充分发挥创业园的服务体系优势和西京电气总公司的产业优势,促进西安高新区电子器件领域企业研发合作、生产配套、市场互补,建立适合高新区电子器件产业的专业孵化平台。
创业园还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实现孵化器的品牌、文化输出,将孵化器的服务全面覆盖各科技站点企业。2012年,创业园发展的科技服务站点已经达12家,工作主要围绕各类政策推广、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和投融资服务专题会开展,集中为科技服务站点举办财务知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知识产权、投融资等培训及专题会共计5次以上,共有320余家科技站点的企业参加。
看点五:企业实现进出口额达1.8亿元
接轨国际
主动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
2012年,创业园以“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为契机,结合承担“西安高新区进出口孵化器”建设,全年围绕引进进出口相关的服务机构,搭建服务体系开展了专业的服务。全年新增15家企业获得进出口权,42家企业实现进出口1.8亿美元。标志着创业园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增强。
在高新区向着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迈进之时,创业园也率先做出国际化工作的多项实践与尝试:率先制定了共同孵化政策,进一步推动了两岸三地共同孵化业务,网络成员间的资源共享、企业对接及跨区域合作日趋活跃;率先搭建国际化平台,启动海外孵化基地建设工作,与荷兰CHINA DESK商务公司共建的欧洲市场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协助8家企业完成了产品及技术宣传、合作洽谈以及投资落地辅导。
结合企业需求,创业园全年引进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5家相关服务机构,开展了包括进出口业务培训、国际合作项目宣讲、海外战略分析、海外资本市场推介等专项服务。园区国际化氛围和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后记:
开拓不息、埋头奋进。创业园以扎实的作风和创新探索的魄力,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38家高成长性企业入驻加速器,企业投资强度均超过1万元/平方米,预计2015年,企业值将达到23亿元以上;
帮助38家企业获得融资4.82亿元;
拟上市企业共计33家,占到高新区的67%;
报送IPO申请及辅导备案企业5家,占到高新区的35.7%;
作为虚拟孵化平台的西安创新网,目前拥有企业会员近1200家,日访问量1200UV(浏览量);
新增15家企业获得进出口权,42家企业实现进出口1.8亿美元;
……
仅有数字远不足以说明创业园的2012年,那些对孵化培育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历经实践所沉淀的宝贵经验更为弥足珍贵。2013年是创业园成立20周年,20年如一日,创业园以敢于做区域孵化先锋的魄力,推动着区域科技创新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