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完善孵化器金字塔式培训体系 助推创业企业发展来源:发布时间:2013-01-06 17:52
2012年12月27日,参加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班的学员们向老师递上了一份份培训学习后的答卷。至此,我国2012年启动的15场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班已经圆满结束。 “我国一直在致力于打造覆盖初级、中级、高级全链条的金字塔式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体系,金字塔体系的最基础层是全国1000多家孵化器对自身在孵企业的培训。通过加强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有利于孵化器从业人员将授课内容转化为业务能力并传授给在孵企业,真正意义上帮助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国科火炬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主任杨晓非表示。 收获的不仅是理论知识 来自苏州沧浪科技创业园的章帆是2012年7月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对于此次培训,他和其他学员有着相似的感受:理论系统、课程紧凑、与实际紧密结合,听得挺过瘾。 “培训很系统地把孵化器基础知识都传授了一遍,告诉你一个孵化器正常运行需要提供哪些服务,告诉你应该如何去做。”章帆表示,虽然他从事孵化器工作已经有4年,但这么系统全面地学习孵化器知识还是第一次。 对于其中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的课程,他记忆深刻。“课程请了南开大学的一名教授,他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普遍规律和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章帆说,“从事孵化器工作的人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有深入了解,这一点很重要。” 在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班上,来自广东的小陈是北航天汇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司广东基地的一名新员工。“刚来孵化器工作几个月就能参加这样的培训,真的挺幸运。”小陈说,“我以前对孵化器了解不多,通过这次学习才发现原来孵化器是一门如此具有专业性的学科。” 通过培训,学员们不仅学习到了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与同行的交流,增强了对自己所在行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孵化器也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通过培训建立准入制度,对整个行业发展非常有好处。”章帆说,希望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班能够一直办下去,持续推动行业整体水平提高。 打造孵化器学科边界 从最初的教材编写到后期的试卷,杨晓非是此次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班的全程参与者,他也感受到了行业人员的高度参与热情。 “很多学员都是不远千里跨省前来听课,江苏省参加培训的人员爆满,先后举办了两期培训。”杨晓非说,“这说明孵化器从业人员对系统培训的热切需求。” 关于此次培训,杨晓非认为有三大特色:一是第一次通过考试形式促进学员掌握孵化器知识。二是这是一次具有普及性的培训,将孵化器行业必学必会必懂的知识传授给孵化器基层从业人员。三是这是一次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专业培训,表明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正在试图打造自己的学科边界。 这次培训也带来了行业的两次重要改变:一是表明孵化器从零散培训走向了集中培训。在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25年的基础上,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始出现一些固化现象,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知识,积累了基本的行业规则。二是意味着中国孵化器逐渐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大规模孵化器从业人员基础培训提升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使人们意识到帮助创业者不仅将使创业者个人财富增大,也将使社会财富增大。 “孵化器从业人员不同于一般的创业咨询师、物业师、创业辅导师,培养一名合格的孵化器从业人员需要很长的周期。”杨晓非表示,这需要行业人士持续的努力。 完善金字塔式培训体系 据了解,近5年来,全国孵化器行业迅速发展,孵化器、从业人员、在孵企业数量均大幅度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上报火炬计划统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超过1000家;孵化器从业人员总数由7000人增加到2万人,服务于6万家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仅江苏一省孵化器数量就已接近400家,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 “随着全国孵化器事业的大发展,孵化器管理人员队伍日益发展壮大,但问题与挑战并存。在当前这一全国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空前活跃的时期,孵化器管理人员队伍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东西部孵化器管理人员能力发展不均衡、社会上缺乏对孵化服务和孵化器运营熟悉的专业人才、大部分新建、已建孵化器缺乏系统的上岗培训和内部培训、很多孵化器‘一才难招’、国家及地方的行政主管部门及科技服务机构对孵化器的知识不足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急需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杨晓非表示。 因此,科技部火炬中心提出要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促进对在孵企业的培训,打造覆盖初级、中级、高级全链条的金字塔式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体系。 “实际上,金字塔体系的最基础层是全国1000多家孵化器对本身在孵企业的培训。通过加强从业人员对国家政策、孵化器服务内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的了解。将授课内容转化为业务能力并传授给在孵企业,真正意义上帮助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杨晓非表示。 关于如何加强和持续改进培训工作,杨晓非表示,未来还需要在课程设置和师资安排方面继续改进:一是持续改进教材。二是延长课程时间或调整集中授课模式。教材的4个部分应加大授课内容,使学员不要为了拿到证书而学习,在课堂上增加孵化器管理实践的说明和讲授,这必然需要延长或调整授课形式。三是对授课老师应集中培训或加强沟通。师资是课程的灵魂,应加强授课老师对授课内容和重点的理解,同时强化与授课老师的沟通,力争保证授课老师“讲出精彩,教出特色”。四是加强教学前的学员与孵化器情况分析。教学前分析有助于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并针对区域特色和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也有助于授课老师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加强培训效果。 首批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机构名单 1.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2.天津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促进会 3.石家庄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4.沈阳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 5.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6.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 7.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 8.淄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9.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 10.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 11.长沙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12.重庆孵化器协会 13.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 14.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 1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园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