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杨跃承: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提升孵化器行业水平来源:发布时间:2013-01-06 17:52
2012年4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并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指定的国家级行业协会颁发“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资格证书”。2012年7-12月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共完成15期培训,培训了近2000名孵化器一线从业人员,覆盖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孵化器。 科技部启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初衷是什么?培训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规划?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 记者:科技部火炬中心开展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 杨跃承: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作自1987年正式开展以来,无数孵化器建设者为这项计划贡献了智慧、付出了努力。在广大孵化器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这项计划已经成为直接为近10万个科技创业团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拥有1000家以上服务机构、近3万名从业者的科技创新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创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之一。 科技企业孵化器25年的发展历史,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壮大和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局部区域科技创业者“政策保护伞”发展到科技创业企业的集聚发展,从科技、经济政策的落实到广泛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的综合嫁接,从完善补充中小企业的社会帮扶体系到推动全社会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发展的必然历程。 在推动发展与打破瓶颈的艰辛过程中,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独特道路。总结孵化器的发展经验,正是坚持紧密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通过务实的努力和行动,不断探索符合中国科技创业者创新创业规律的服务之路。中国的科技创新创业发展存在创业企业基数大,创业价值观具有极强的本土化特色,创新活动处于发展中国家不断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社会整体创新服务体系尚处于不断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等多方面特征。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从将分散在社会的科技创业者群聚入手,通过物理空间的建设,初步形成科技创业者的聚集;在企业聚集效应不断凸显的过程中,结合国家及区域经济与科技战略的重点,布局了大量公共服务;通过公共服务的开展带动社会市场化服务的不断延伸,努力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科技创新创业增值服务。 广大创业者需要更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服务,服务就需要服务团队,而孵化器事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孵化器从业人员的努力。将创新创业服务者的培养放在提升孵化器服务能力的首位,正是科技部火炬中心持续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部署。2012年4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工作,正是在物理空间已经基本完成整体战略布局,全国创新创业环境逐步改善的历史时期,为强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能力,推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做大做强的历史任务下,在“十二五”期间推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整体提升的工作举措之一。 记者: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进展和社会反响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杨跃承: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的推动是全国孵化器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全国孵化器共同的心声。科技部火炬中心在历经两年左右的广泛调研和听取行业意见的基础上,以自愿参加、自愿组织的工作方式,在短短1个月内就征集了1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行业协会成为地方培训组织机构,在2012年7-12月完成了15期培训工作,共培训了近2000名孵化器一线从业人员,覆盖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孵化器。 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从基础与应用抓起,立足于孵化器运营、企业服务、科技创业和综合政策等全方位,从实战出发,将理论和实际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广大孵化器从业人员。广大学员普遍接受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新型现代服务组织的理念,对孵化器具有社会公益性和经济性的行业属性和运营手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初步掌握和了解了企业服务内容以及科技创业的规律与实践,对相关政策以及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国家引导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培训工作不但在内容上普及“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孵化器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发展。在培训期间,如安徽培训班出现了上课研讨+晚间讨论的学习情形。很多孵化器的带队领导纷纷表示回到各自单位后要加强对孵化器从业人员的再培训。深圳、东莞、天津等地购买大量教材,配备给当地的孵化器管理人员,力争做到随时学习、随时参考。课堂上和课堂下,学员与授课老师的交流不断加深,甚至出现部分授课老师的“粉丝团”。在课程内容方面,培训服务机构不断创新,形成了科技创业课程的“双讲师”机制,即孵化器专家和科技创业者同堂讲课,丰富了课程深度,活跃了学员的学习热情。 培训工作从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第一大省——江苏省开始,转战甘肃省、辽宁省、安徽省、浙江省、湖南省、陕西省、广东省、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等地,甚至在江苏省已经开展了二期培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福建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的孵化器从业人员跨区域参加培训。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孵化器参加培训的需求非常旺盛。 记者:为了保证培训工作质量,使参加培训人员真正学有所获,科技部火炬中心在培训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以及其他方面有哪些考虑和保障措施? 杨跃承:为了有效地保证培训质量,使参加培训人员真正学有所获,科技部火炬中心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教材编制由行业多家权威机构共同组建的国科火炬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牵头,组织专家历经两年的时间编撰完成;建立了完善的学员考勤和学员信息管理体系;首次采取课程讲授与结业考试结合的办法,组织力量建立了海选试题库、国家备选师资库,完善了考试及阅卷程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师资和学员评估体系,建立了完善的评估反馈机制。截至2012年12月,国家备选专家近200人,专家授课培训近100人次。 记者:科技部火炬中心已经确定了首批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机构。培训机构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如何动态保证培训机构的质量和水平? 杨跃承:为了提高培训工作的组织效率和效果,科技部火炬中心建立国家及地方联动的机制,即地方培训机构自愿组织,孵化器自愿参加,行业权威机构负责服务和考务工作,指定行业协会负责颁发行业认可的从业资质证书。具备自愿组织培训条件的地方培训机构所在省区孵化器数量应在50家以上或孵化器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0人,原则上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省级以上孵化器协会。通过严格的遴选机制和指导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公益性和组织的有效性。 记者:为了推动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科技部火炬中心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杨跃承:经过近半年的培训实践,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已经初步展现成效,获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达1500人以上。为了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培训中出现的教材有待完善、授课深度和广度有待延展、考试方式有待创新、组织管理方式有待提升等关键问题,在2013年的培训工作中必须持续改进和完善。 2013年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将主要推动六方面的工作:第一,要鼓励更多的孵化器从业人员参与培训,以扩大初级培训的普及面和普及效果;第二,加强培训工作的计划性,引导和指导地方培训机构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形成有序的培训工作节奏;第三,完善培训教材,进一步强化培训教材的应用性和实战性;第四,建立管理培训工作的网络管理平台,使培训机构、师资、学员、服务、考试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第五;创新考试形式,将书面考试和实践能力检验结合起来,推动培训成果直接助力孵化器服务发展;第六,加强初级培训、中级培训、主任培训以及学历培训和海外培训等多种服务能力提升方式的有机结合。 记者:一个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孵化器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成效。为了提高孵化器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除了培训,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杨跃承:为了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科技部火炬中心还在设计中级培训,创新培训形式,坚持开展新增国家级孵化器主任培训,鼓励大学开展孵化器的学历教育,鼓励有海外培训资质的机构组织孵化器开展海外培训。同时,在“十二五”中国孵化器发展的整体目标中,强化人员培训目标,在通过评价考核体系、国家级孵化器复核及国家级孵化器认定中,加强孵化器从业人员能力提高的引导工作。 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创新型国家建设势在必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是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指示精神,中国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离不开以孵化器为主要力量的服务团队。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服务一定要持续地培养高水平的服务队伍,高水平的服务队伍一定要依靠多元化、多层次、高水平的培养机制。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下一个25年中,一定会进一步推动中国创新创业事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