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区报道>正文
高新区报道

新融资准则下如何加强融资方案策略

来源:发布时间:2012-12-27 09:34

随着新的企业融资准则的实施,传统的融资方案管理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在新形势下的需要,传统融资方案管理中的弊端日益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在新融资准则下,加强对企业融资策略的研究,以更好的满足企业融资和发展的需要。 

      所谓融资方案管理是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前提下,为实现融入资金的成本与风险的双重控制,企业通过风险分析选定可行的融资战略和选择相适应的融资模式,从而建立更有弹性的资本结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市场竞争空前加剧,很多企业不得不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开展多元化经营,以达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风险的目的,这时企业的融资方案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融资功能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而新企业融资准则下的企业融资方案管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企业在融资方案管理中
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企业的融资方案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小企业融资渠道不健全,有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也缺乏有效的融资,甚至没有和银行发生过融资业务。由此可见,企业在融资方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企业过分看重银行类融资,而对于商业类融资的认识不充分;把重点放在外部融资筹集方面,而忽视内部融资的作用;只在资金出现缺口时进行短期融资,而没有进行长远融资储备的意识;融资渠道的储备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加大人员和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在进行资源储备的过程中目标不明确,没有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方式的选择等。

新融资准则下加强企业融资方案
管理的策略

  1.加强对企业融资方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企业要提高融资方案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首先要对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的财政政策等对员工进行认真的宣传和培训,尤其是对于新的融资准则,一定要保证与融资方案管理相关的人员对其有准确的把握和了解。其次,经过企业的内部培训和宣传,要进一步提高会计等融资方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法律意识和财务管理的水平,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自我监督的意识,避免在融资环节的腐败行为。再次,企业通过培训,要进一步丰富融资人员的实践经验、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为企业的融资方案管理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此外,企业还要提高融资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2.不断规范和完善会计报表
  在新的融资准则下,对企业的会计报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采取银行融资的渠道,就要提供银行需要的会计报表,银行可以通过企业提供的报表进行融资额度的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如现金流量、净资产和利润额等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授信额度,投资者往往也非常关注企业的会计报表,通常把审计评估机构的评审结果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然而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却存在很多问题,如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信息真实性不强,呈现出资产负债率过高的会计信息;会计报表涉及的时间期限短,参考对比性不强;有些设立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的企业在会计报表上没有进行反应,建立母子运营体系的公司没有对会计报表进行合并;会计报表相关科目的核算内容不满足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需求。
  3.对企业的融资平台进行重点审计和调查
  首先,要确保企业的融资活动坚持综合平衡、总量控制的原则,立足于企业发展需要、财政承受能力和社会的实际,在对资金融人的期限、规模、用途和方式进行合理安排;其次,要看融资的资金期限、结构搭配是否规范,规模是否科学,融资的程序有没有违反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再次,要调查在融资过程中,油污闲置资金的情况,是否按照项目融资,并依据项目进度进行分阶段、分批次的;最后,对融资行为,企业要统—决策,相关部门要严格融资的程序和规范,加强监督与管理,建立企业融资的债务偿还长效机制和预警机制。
  4.进行金融机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发展中小银行
  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大力发展中小银行,能够充分的利用社会闲散资本和民间资本等,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部分资本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对信贷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由于中小银行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周边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家庭等,在客户关系方面,管理人员可以深入社区进行重要信息的收集,便于掌握更充分的贷款人信息,这就使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增强了融资的安全性与盈利性,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很好的保障。除此之外,发展中小银行能够促进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民间金融发展呈现出活跃的发展态势,这与民营企业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我国金融部门要对民间的金融发展进行引导与规范,以期充分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促进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增加融资渠道。
  5.开辟直接融资新渠道
  在新的融资准则下,必须对直接融资的渠道给予足够的重视。据资料显示,我国直接融资的比重长期处于偏低的水平,一般只占到总体融资的10%上下,银行间接融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拥有主导性的地位。但这种融资结构是不合理的,它使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会给风险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虽然现在股票市场融资渠道有所发展,但是所占整体融资比重没有明显提升。
摘自《总裁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