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创立、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一次次融资、投资、再融资为前提。资本是企业的血脉,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置身于动态的市场环境之中,计划经济的融资方式已经得到根本性改变,企业融资效率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企业要想安然过冬,资金不但是御寒的“外衣”,也是在危“机”中抓住机会一跃而起的必不可少的“撑杆”。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生存是硬道理。成功融资先解决活下来的问题,只要在寒冬中活下来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对于另外一些企业而言,正是发展的良机。成功融资就可以在挤掉泡沫的市场中占地盘、抢市场,兼并收购,乘势发展。 12种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 融资难历来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启迪创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投资经理赵宇博士认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即使没有金融危机,其资金也往往比较紧张。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或者创业者的经验不足,容易犯以下三点错误:1.开发产品没有面向市场需要,战略规划错误,造成资本的浪费。2.内部成本控制不好,人员工资、房屋等租金过。3.埋头技术,一定要等技术成熟才考虑市场推广。这些致命错误都导致本来不宽裕的企业现金更加紧张。
寒冬中的中小企业固然需要政策的支持获得银行贷款或者政府专项资金的扶持,但企业要想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不能把宝押在某一种融资渠道上,而应该通过多渠道、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多了解一些融资渠道和融资方法,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目前,企业融资就渠道而言,主要有政策融资、银行融资、商业融资、证券融资、民间融资、国际融资等。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新的融资方式应运而生,融资渠道纷繁复杂。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12种:
1.综合授信
———即银行对一些经营状况好、信用可靠的企业,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信贷额度,企业在有效期与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营运情况分期用款,随借随还,企业借款十分方便,同时也节约了融资成本。银行采用这种方式提供贷款,一般是对有工商登记、年检合格、管理有方、信誉可靠、同银行有较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
2.信用担保贷款
———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中,已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这些机构大多实行会员制管理的形式,属于公共服务性、行业自律性、自身非盈利性组织。会员企业向银行借款时,可以由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予以担保。另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向专门开展中介服务的担保公司寻求担保服务。
3.买方贷款
———如果企业的产品有可靠的销路,但在自身资本金不足、财务管理基础较差、可以提供的担保品或寻求第三方担保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按照销售合同,对其产品的购买方提供贷款支持。卖方可以向买方收取一定比例的预付款,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困难。或者由买方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卖方持汇票到银行贴现。
4.异地联合协作贷款
———有些中小企业产品销路很广,或者是为某些大企业提供配套零部件,或者是企业集团的松散型子公司。在生产协作产品过程中,需要补充生产资金,可以寻求一家主办银行牵头,对集团公司统一提供贷款,再由集团公司对协作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当地银行配合进行合同监督。也可由牵头银行同异地协作企业的开户银行结合,分头提供贷款。
5.项目开发贷款
———商业银行对拥有成熟技术及良好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或专利项目的中小企业以及利用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技术改造的中小企业,将会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对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稳定项目开发关系或拥有自己研究部门的高科技中小企业,银行除了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外,也可办理项目开发贷款。
6.出口创汇贷款
———对于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银行可根据出口合同,或进口方提供的信用签证,提供打包贷款。对有现汇账户的企业,可以提供外汇抵押贷款。对有外汇收入来源的企业,可以凭结汇凭证取得人民币贷款。对出口前景看好的企业,还可以商借一定数额的技术改造贷款。
7.自然人担保贷款
———2002年8月,中国工商银行率先推出了自然人担保贷款业务,担保可采取抵押、权利质押、抵押加保证三种方式。可作抵押的财产包括个人所有的房产、土地使用权和交通运输工具等。可作质押的个人财产包括储蓄存单、凭证式国债和记名式金融债券。
8.个人委托贷款
———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一项融资业务新品种———个人委托贷款。即由个人委托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一种贷款。
9.无形资产担保贷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无形资产都可以作为贷款质押物。
10.票据贴现融资
———票据贴现融资,是指票据持有人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取得扣除贴现利息后的资金。在我国,商业票据主要是指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票据贴现对于企业来说,这是“用明天的钱赚后天的钱”,这种融资方式值得中小企业广泛、积极地利用。
11.金融租赁
———金融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方式。设备使用厂家看中某种设备后,即可委托金融租赁公司出资购得,然后再以租赁的形式将设备交付企业使用。当企业在合同期内把租金还清后,最终还将拥有该设备的所有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租赁是一些比较有效的融资手段,目前在一些国家,融资租赁业已经相当发达,美国企业设备投资的三分之一是通过融资租赁进行的。
12.典当融资
———典当是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与银行贷款相比,典当贷款成本高、贷款规模小,但典当也有银行贷款所无法相比的优势。
另外,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政策,降息、退税、取消部分行政收费、鼓励银行信贷等许多对中小企业利好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部分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和融资难的问题。这些政策给出了积极的信号,中小企业应该认真解读政策,尽可能抓住政策带来的机遇。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要先想方设法解决活下来的问题,如果连活下来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享受政策带来的普惠。企业要在寒冬中勒紧裤腰带,适当进行战略收缩,开源节流、广开融资门路,同时要提升管理水平,蓄势待发,政策的“保暖外衣”还会一件件地送给企业的。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 企业在进行融资之前,先不要把目光直接对向各式各样令人心动的融资途径,更不要草率地作出融资决策。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企业必须融资吗?融资后的投资收益如何?因为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经过深入分析,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如何融资。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投融资服务部主任吴怀山表示,由于企业融资需要付出成本,因此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责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如果企业筹资不足,则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
企业在获得融资后,应该如何善用资金,才能度过寒冷的冬天呢?吴怀山表示,企业一旦获得融资,还是要做好长期过冬的准备,资金要合理安排,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使用。不要轻易投资、盲目投资,尽可能不要购置固定资产,继续秉持勤俭节约、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现金为王的思想,方可安然过冬。对于企业合理利用资金的问题,赵宇认为企业不管能不能得到融资,都应该善用资金。资金是用来促进企业发展的,不是用来取暖消耗掉的。因此,中小企业目前来说,要保存实力不要内耗,先从公司发展战略、产品战略上合理使用资金,同时要让资金动起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和产品升级,开拓新的市场机会。 (本版内容由本刊记者高杰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