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区报道>正文
高新区报道

创业园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成效显著

来源:发布时间:2012-04-12 10:44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和兴起,吸引、培养科技人才已成为各地抢占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的战略性选择。

自成立以来,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一直以聚集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为己任,搭建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积极促进各类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育。目前已引进包括大学生、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海外留学人员、院士在内的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上万人,在引领、带动区域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人员创业温床

西安华捷科技有限公司是由高校教授高建中创办的一家从事高科技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的企业,拥有8 项发明专利,2 项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承担着国家和省级20 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公司重防腐防锈材料、纳米吸波复合材料、防静电材料等产品已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西安,高校云集,科研人员众多,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城市第三位为促进区域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建立了分阶段、分领域培育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科技人员提供企业发展咨询、培训、融资、技术等20 多项专业化服务,在促进科技人员入区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立19年来,引进上万名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到园区创新、创业,累计孵化毕业企业405家,培育上市企业4 家、高成长企业数百家,转化科技成果1000 多项,创业园已成为区域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技人员创业的“沃土”。

 

精心培育

71家大学生企业生根发芽

2010 年7月,大学生创业者鲁意在创业园“瞪羚谷”大学生创业基地成立了西安蝶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谈到为何选择在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基地落户创业,鲁意说,他在网络上搜索各地区的孵化器以及大学生创业基地相关情况,最终西安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基地深深吸引了他。大学生创业基地的环境和服务,让他特别喜欢。“这里的环境很简单,简单只剩做事了!”鲁意说,创业园给予他们很多帮助,由于刚从校园走出就开始创业,缺乏相关经验,但创业园都想得很周到,“甚至让我觉得还在学校,像我们的老师一样。”

朝气蓬勃、心怀梦想的大学生创业者成为科技创业人员中一股新兴的力量。2008年,创业园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基地,通过提供创业空间、创业培训与辅导、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扶植等特殊优势,引导集聚社会资源,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企业健康成长。2010 年,西安高新区创业园被认定为国家首批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

截至2011 年底,创业园累计引进大学生企业总数71家。多家大学生企业在这里快速成长:园区大学生企业家何贵龙被推荐为第六届青年创业优秀奖候选人;园区陈贞宝、左攀、李江、金岩4 位创业者入选陕西省首届“大学生创业明星”;蝶能公司LED 环保电池获得“第二届西安青年创业大赛”银奖;6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支持;高软软件等6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获得创业贷款支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学生已经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一支生力军。

 

环境引才

近千名海外留学人员实现创业梦想

  2007 年,刘兴胜博士从美国留学、工作归来,创办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知名同行水平,打破了国内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被国外几家大公司垄断的局面,充分体现了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对区域产业、技术的引领、带动作用。炬光科技,是西安创业园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创业群体中的一个缩影—创业园已引进来自20 多个国家的留学人员846 人,创办企业680 家。

地处西部的西安创业园,在信息、市场、政策等方面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是凭什么吸引众多海外留学人员入园创业的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充分挖掘、发挥自身优势与特点,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一是,利用西安地区高校院所和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提供技术对接和人才保障工作,促进留学人员与本地科技资源有机结合;二是,建立留学人员创业一站式服务机制。从留学人员踏入西安创业园伊始,即有专人全程接待陪同,从创业政策的讲解、商业计划的完善到人员的招聘,一步步明晰创业人员的思路,从公司选址、注册到创业者租房、孩子入学,彻底解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不少家在异地从海外来到西安的创业人员,在谈到为什么在各个城市比较后选择了创业园,无不竖起大拇指:“这里有着全国一流的创业服务。”为了丰富留学生创业者的生活,帮助大量远洋归来的创业者迅速适应西安本地生活,创业园每年都组织几次丰富多彩的留学人员联谊活动,使得留学人员群体成为创业园创业者群体中异常活跃的一个单元;三是,搭建各类专业服务平台,促进留学人员企业健康、快速成长。例如为解决资金短缺这一“瓶颈”问题,一方面通过“留学人员创业扶持基金”解决留学人员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目前,“留学人员创业扶持基金”已支出超过5000 万元,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经营压力;另一方面,积极为留学人员争取国家各级各类科技计划资金支持目前,园区已有460 个留学人员企业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市各类科技计划,获得政府资金支持1.86亿元;四是,凭借区域IT、生物医药等产业聚集度高的特点,促进留学人员与企业资源有效对接,提高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起点。

在创业园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创业园已有6名留学人员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26人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27人入选西安市“5211计划”,总数达到59人,占到区域入选总数的90%。西安芯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励致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入选“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百家最具成长性创业企业”。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已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专家领衔

68 位院士参与创新创业

西安高新区于2003 年10 月开始实施

“院士创新创业工程”。区内多家企业得到院士这一优势资源的对接与支持,使得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西安德龙新型建筑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院士领衔创办的企业,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优势研发资源与徐德龙院士“高固气比水泥预热预分解技术”、“工业废渣资源化系列技术”建设的矿渣超细粉生产线,填补了我省矿渣超细粉新型胶凝材料的空白,发挥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循环经济引领效应。目前,德龙公司销售市场已经覆盖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等市区的企业。截至目前,已经有来自省内外的钟山、徐德龙、周廉、张高勇、韩大匡等68 名院士参与了高新区“院士创新创业工程”,包括院士领衔创办科技企业;院士与企业在项目、技术方面合作;院士为高新区提供产业发展专题咨询等多种形式。院士参与的行业涉及能源、制造装备、新型材料、医疗设备、化工、软件、生物制药、光机电一体化等多个领域。“院士创新创业工程”充分利用和发挥了两院院士的技术、品牌、资源和信誉优势,搭建了院士这一高端资源与西安高新区互动发展的桥梁,促进了院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有力地提升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从大学生到留学生再到院士,虽然他们学识有别,阅历不同但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创业贡献力量的想法将他们汇聚在这里———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用环境吸引人才,用服务与政策留住人才、培育人才。创业园聚集科技人才的法宝,正是他们为科技人才所搭建的创业平台与环境人才也是“人财”,智力就是财富。在创业园搭建的创业平台上,科技人员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用自己的智力打造出一个高新区的创新创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