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区报道>正文
高新区报道

创新为魂 服务为用 务实为本

来源:发布时间:2012-04-05 15:16

 

在西安高新区的发展过程中,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犹如一个强大的助推器,促进企业和产业发展。

24项政策

促进五大重点领域发展

  在高新区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中,有鼓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如《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实施细则》《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促进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有鼓励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如《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大力扶持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的暂行办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暂行办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百名院士创新创业工程”实施办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扶持企业标准化和争创名牌产品的暂行办法》《西安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扶持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对研发机构实行房租补贴的暂行办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鼓励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扶持政策》《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促进企业发展知识产权暂行办法》。

  有促进投融资环境建设相关政策,如《西安高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贷款担保补贴的暂行办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证券市场发展的暂行办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鼓励企业进入代办股份系统挂牌交易暂行办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若干政策》、《西安高新区科技保险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有人力资源发展的相关政策,如《西安高新区吸引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西安高新区杰出人才奖评选办法》《西安高新区鼓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加EMBA学习的暂行办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助的暂行办法》《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有关于环保与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如《西安高新区关于鼓励区内企业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暂行办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鼓励污染物减排奖励暂行办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促进企业节能降耗的暂行办法》。

  此外,为了进一步强化“企业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推进管理与服务创新,营造西部最佳投资环境,加快推动西安高新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建设步伐,自2012年4月1日起,对工商、税务均在西安高新区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实行行政审批和政府服务“零收费”,实行“零收费”的第一批项目为20项,包括企业开业注册登记费、企业变更登记费、企业公告费、统一代码证书正本费等,从而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推进管理创新,提升服务水平,降低企业成本,聚集优质资源,打造最佳投资环境。

“十二五”规划出台

10亿专项资金鼎力支持

  今年1月11日,高新区在新年伊始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正式打响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鲜亮“旗帜”,明确了未来的奋斗目标,并表明了创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决心。

  据悉,此次发布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是高新区20年来发布的大力度、超常规支持政策,设立了高达1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事实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西安高新区早已“结缘”,政策的出台则让他们未来将更加“亲密”。因为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推动下,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以航天恒星等企业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产业,以应用材料、电子集团等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和LED产业。此次出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将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更优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设。

  《规划》提出,到2015年,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由目前的30%提升到50%以上,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同时,高新区还在《规划》中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最为各界关注的是设立1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据了解,该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项目、企业、人才的培育与引进,以及对产业示范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

  具体而言,专项资金将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重点企业和项目以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性商业模式的重点企业和项目。对从事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或自主创新产品研发与中试,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从事标准制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企业,基金将以无偿资助形式,择优给予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同时,专项基金还将择优为重大产业化项目贷款担保与贴息、鼓励企业引进风险资本和股权融资发展。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产业计划立项支持一年以上且执行情况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对园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技术成果,通过提供试验试用场地、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等方式予以扶持。

  此外,高新区还将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吸引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领域、技术领先型企业和项目进入园区集聚集约发展,并鼓励科技服务机构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企业融资等专业化和集成化服务,对依托西安科技大市场平台开展业务的优秀服务机构,择优给予奖励。

  高端人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高新区还将大力支持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对企业引进的符合国家“千人计划”或陕西省“百人计划”的高端人才或优秀团队,择优给予最高个人200万元、团队50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支持。同时,对世界500强企业或国际知名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进以及区内重点企业的培育,可实施“一企一策”政策。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高新区不定期开展政策宣讲会、政策修订讨论会、优惠政策兑现会,同时,高新区不断加大对重点行业核心企业的引进,对具有核心技术和比较优势的现有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对于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实施“一企一策”扶持方案,使得每个重点发展产业能够出现1至2个“鲨鱼苗”企业,在国际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

  记者获悉,依据国家确定的七大产业领域和23个重点产业方向,结合西安区位特点和高新区产业基础,西安高新区确定了16个发展领域。这16个发展领域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产业领域——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细分。

  针对细分后的16个发展领域,高新区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与技术服务、激光显示及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件,在无线通信技术等领域形成突破。在生物芯片、生物技术新剂型药物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光伏生产技术研发、电池材料制备等新能源领域形成更大突破。同时研制出特种功能材料,如稀有金属材料、光伏新能源材料等以及其他新型功能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研制方面,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

用好政策  做好服务

高新区政策推广案例

  @节能减排 共建绿色家园:“让每一个在高新区创造价值的企业和个人拥有一个清洁、绿色的创业环境。”管委会曾主办欧洲建筑节能新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报告会,倡议高新区内的企业要担当起共同建设绿色家园的社会责任,自觉节能减排,共同维护高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每一个在高新区创造价值的企业和个人拥有一个清洁、绿色的创业环境。

  @“一对一”服务:针对高新区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区选择的十家重点建设企业及项目实行“一对一”联络服务。要求管委会每个干部员工对接1至2家企业,与企业紧密联系,每季度至少登门走访一次,及时协调、解决和反馈企业反映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工业企业优惠政策:在高新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惠政策兑现宣讲会上,通过政策宣讲的形式,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让企业更便捷、更全面地享受到优惠政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除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补贴和融资性担保机构贷款担保补贴这两部分业务在高新区管委会金融服务办公室受理外,其余部分的申请材料均在西安科技大市场项目申报服务中心受理。

  @高层次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高新区充分发挥了人才人力资源平台作用,高层次人才引进、聚集、培养和全球平台的搭建,从储备、结构等方面全面构建了高新区人才支撑体系,为园区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使人才政策更加全面,扶持力度更大,从而促进企业发展。相关政策强调企业主体,与高新区产业紧密结合;以全球化视野,搭建世界级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与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