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位企业负责人在论坛上共同讨论企业成长之道
“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逐步显示出来,我要怎么做?”
“企业近期得到不少风险投资的关注,我应该如何选择风投机构?”
初创科技企业在成长中所遇到的疑惑与困难不尽相同,在培育中自然不能使用千篇一律的“答案”去应对,而是应针对“案例”具体分析,进而从个性中寻找共性,探索出促进企业成长最具价值的精髓。
11月10日下午,创业园邀请许正与周存兴两位创业导师,与8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共同进行了一次管理能力的提升讨论。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讨论会使用“案例式”讨论方法,为不同的企业解决了不同的实际问题。
创业导师从实际案例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案例中的关键点,并且帮助企业从理论角度以及实践经验进行了仔细的梳理,最终与企业一起提炼出基本的解决思路。
管理结合激励 塑造团队战斗力
讨 论会上,一家企业首先抛砖引玉,以自身的问题为案例,道出企业目前的困惑:该企业本是典型的技术团队创业企业,目前,技术研发已完成,销售市场正在高速发 展,随之而来对企业管理团队的要求也迅速提高,“如何组建成熟的管理团队、实现从技术型团队向管理型团队的转型?”企业负责人以这样一个问题结束了他的发 言。
这样的案例是所有科技人员创业企业都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个案例,两位导师首先提炼出此类问题的关键点,即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关系、领导力提升、职业经理 人的选用。找出关键点后,解决思路也应运而生:转型观念须明确,管理规范化须成为团队共识及公司战略方向;加强创始团队管理能力学习,提升领导力;深化内 部员工培训,重点培养后备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引进要慎重,一定要认同共同价值、与公司文化相契合。
“我们的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功引进风险投资,并考虑进入资本市场发展。为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并保持队伍稳定,希望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应如何保证 计划的顺利实施?”另一位企业家紧接着抛出自己的疑问。话音一落,另几位企业家也随声附和,表示面临企业员工普遍责任心不足,如何制定有效的薪酬体系和考 核机制。
人员稳定和向心力无疑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股权激励员工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对此导师建议:激励机制要有明显力度、体现公平公正;股权激励时考虑按阶段释放,并且从机制上保证其他员工有获得股份的可能,并提前预留空间。
同样,对企业提出的激励薪酬机制如何制定的疑问,各参会的企业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终总结为如下几点:完善考核体系,明确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公平公正,并及时兑现;必要时考虑引入员工持股计划。
如何加强员工责任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创业导师最后总结:应从员工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责任心不高是因为能力不够、意愿不强还 是机制不允许?大部分企业的症结在于机制缺失。公司内部要创造允许干事、鼓励干事、规范界定、有章可循的氛围,从制度和文化上使员工想干事、会干事、干成 事成为可能。
提升内部管理 理顺企业流程
在导师的主持下,与会企业纷纷就各自存在的管理难题进行了陈述,围绕各项具体问题的解决思路,两位创业导师与企业负责人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与热烈讨论,带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整理出最终解决思路。
除了人力资源,企业规范内部管理也是此次讨论会的一大主题。不少企业都提出这方面的疑问。
“针对新兴市场,我公司开发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技术,为客户进行定制化的解决思路,因此产生的每单业务都是个性化的生产,如何使生产实现标准化、规模化?”
创业导师为企业分析道,由于该企业目前是在客户需求与产品服务之间进行单点循环,因此如何理顺客户需求、产品服务以及规模化生产之间的规范关系十分重 要,需要寻找合适的时机引入标准化的管理程序。“在实现了技术流程化、生产流程化、市场销售流程化之后,就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一番话让企业负责人茅塞 顿开,受益匪浅。
另一家企业的案例,则道出了大部分中小科技企业成长中的难题:“随着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业务增长与团队扩张,内部管理的提升显得迫切,公司计划引入矩阵式管理,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针对这一案例,参会企业负责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时间众说纷纭。如何让矩阵式管理模式符合企业特定情况,是大家讨论的关键。对此,创业导师表示, 矩阵式管理可以按照项目进行组织,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信息交流,克服了直线职能结构中各部门相互脱节的现象。它同时机动灵活,可随项目的开始与结束 进行组织或给予解散。一个人还可以同时参加几个项目小组,这样大大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此外,由于职能人员直接参与项目,而且在重要决策问题上有发言权, 增加了参与者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最后,创业导师加以总结:“引进矩阵式管理,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根据市场、客户覆盖,渠道,产品等维度进行设计,要在内部资源分享和客户服务方面取得平衡。”
选准投资机构 实现价值飞跃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如何成功引入风险资金,壮大发展是大部分企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此次讨论会上,融资毫无疑问成为大家讨论的重点之一。
“企业技术先进、增长迅速、市场前景广阔,为进一步扩大市场领先优势,拟引进战略风险投资。目前多家投资公司均表示出浓厚兴趣,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合 作伙伴?”一家企业负责人首先发问,他的疑惑也是在座其他企业共同的疑惑。话音一落,大家都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两位创业导师。
创业导师表示,选择战略风险投资合作伙伴,需要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强考虑:
●对方的投资策略是否吻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合作是否默契?
●对方是否能为公司提供行业资源或管理提升等附加价值?
●双方责权利界定明确,在公司管理方式、分歧处理方式等方面有解决议案;
●慎重对待对赌条款。
随后,创业导师总结道:在选择风险投资合作伙伴时,企业需考虑的关键点分别是战略认同;权责明确;行业资源;附加价值。这几项关键点让在座企业家如获至宝,第一时间将其记录下来,以供今后参考。
在本次讨论会上,这些企业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得到了充分的分享、系统的梳理以及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以案例为讨论基础的模式取得与会企业的一致好评。
“创业导师”作为创业园孵化科技企业的一项特色服务,一直以来颇受企业肯定。成为企业分享彼此成长的经验,讨论发展之道,获取对企业成长而言最具价值的指导性意见的良好平台。针对园区成长期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些管理瓶颈问题,创业导师为企业答疑解惑,为企业雪中送炭。
创业园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次成功的尝试,这种形式的讨论会将得到持续推动,同时创业园还将继续创新创业导师的工作方式、丰富活动内容,进一步推进创业导师与企业的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