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区报道>正文
高新区报道

陕西私企近20万家 西高新每天成立4家科技企业

来源:发布时间:2011-12-29 17:51
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刘玉明就新形势下我省工商联工作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情况介绍。

  西部网讯 记者今天(9月29日)从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全省各级工商联在推动全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省私营企业达到19.83万家,非公有经济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一半。

  全省私营企业达到19.83万家

  9月29日,陕西省委外宣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刘玉明就新形势下我省工商联工作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情况介绍。

  近年来,陕西省各级工商联在推动全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截止今年上半年,全省私营企业达到19.83万家,个体工商户达到79.36万户。“十一五”期间,全省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年均递增15.2%,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一半,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要生力军。

  据了解,近年来陕西省工商联在招商引资活动、加强对外联络和民间外交、缓解非公企业融资困难、营造良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和开展会员学习培训等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此外,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十一五”期间,共完成各类调研报告50余篇,向省政协提交团体提案近80件,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陕西省工商联会员总数达到65678个,基层组织754个,行业组织298个。目前,全省工商联会员中有1061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有2586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各级政协委员,近年来,有超过2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光彩事业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百名优秀创业女性”等光荣称号,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形象明显提升。

  非公有制经济贡献49.5%GDP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省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进入“十一五”后,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鼓励支持下,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高于省内经济增速,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平均每年拉动全省经济增长近三个百分点,呈现出稳步、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尤其是县域工业园区的发展加快,在吸引东部产业转移、规模企业聚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壮大支柱产业和培育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公有制企业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6.9%,高于同期全省GDP增速,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以上。到2010年,全省非公经济实现经济增加值达到495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至49.5%。截至2010年底,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29万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达109万人。

  西安高新区每天成立4家科技企业

  此外,陕西非公有制科技企业较快发展,企业数量稳步增加,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创出中国名牌产品6个(“秦俑”牌乳粉、“银桥”牌液体奶、“开米”牌液体洗涤剂、“海升”牌浓缩苹果汁、“老牛”牌小麦粉、“陕富”牌小麦粉)、中国驰名商标2个(开米洗涤用品、秦俑牛奶制品)、陕西省名牌产品205个、国家免检产品58个、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43个。2006年以来,在全省民营科技企业中,从事高新技术的企业占60%,生产销售高新技术产品的占90%。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新增值的贡献率达80%以上,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它经济成分。在全省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计划中,非公有制科技企业承担了近90%。在西安高新区,平均每天成立约4家科技企业,至少有3项科研成果变为产品进入市场,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国内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

  不久前,省委统战部和省工商联下发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陕发[2011]12号文件)。《实施意见》在回顾总结我省工商联近六十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和工商联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以及工商联工作对象、任务的新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推动全省工商联事业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