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框架协议暨首批项目签约来源:发布时间:2011-12-29 17:50 本刊讯(记者 苏吉余)在我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之际,9月28日上午,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框架协议暨首批入区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省长赵正永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他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统筹利用高校、院所及企业等各类资源,加大科技协同创新力度,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副省长朱静芝、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及省政府有关厅局主要领导出席活动。 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岳华峰,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兼沣渭新区党工委书记赵红专,市长助理、沣东新城管委会主任乔高社,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仁华参加了签约仪式。 在仪式上,省科技厅、省工信厅、西安高新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签订了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框架协议,首批入区的12个项目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 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范围内,是我省统筹科技资源重点项目之一,由西安交通大学牵头发起,省科技厅、工信厅、西安高新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和西安交通大学五家单位共建。该基地将依托西安交大的科技优势,发挥工研院统筹科技资源的平台作用,建设以创新型现代服务产业为主体的产业聚集区,主要以现代制造业及其基础产业为服务对象,以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构架,再配合金融财务咨询管理服务、原辅料及产品交易商务服务和现代物流服务,最终形成面向制造业的集约式现代服务产业链。基地计划用5—8年的时间,完成建设投资200亿元,引进国内外知名设计与服务企业20家,培育以研发设计服务、制造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主的高科技企业300家,建设、集成、组建一批公共技术、产品设计、精密加工、信息服务平台。 赵正永在讲话中指出,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赋予我省的重要使命,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我们必须破解的一大难题。今年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制定了具体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科研项目招标方式打破条块和部门分割、加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省科技资源中心等举措,当前的关键在于抓好落实。装备制造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我们要依托科技优势,加快实现制造业从制造向创造、从部分向集成、从单一产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的转变,为我省制造业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力争在全国甚至世界领先。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创意好、抓得准,符合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是西安交大依托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希望其他高校特别是“985”、“211”及省属研究类大学都要主动学习借鉴,努力在我省走出一条高校围绕企业发展搞服务、企业围绕市场求创新的路子,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统筹各方力量,加大协同创新,积极转化成果,真正把我省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省级相关部门要在土地、环评、资金等方面对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力争早日建成、发挥效用。 当天,示范基地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秦川机床工具集团等8家企业,分别签订了高端重大装备研发创新平台及示范基地项目、高端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项目、装备制造零部件技术选型与采购电子商务平台项目等首批入区项目;与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公司、西部证券公司、北京银行西安分行、长城资产公司等分别签订协议,约定由上述金融企业为入区企业提供积极的金融支持与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