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区报道>正文
高新区报道

高新热力:在构建和谐供热关系中温暖千家万户

来源:发布时间:2011-12-29 17:42
当前,虽然暑气未消,但作为西安市五大市政集中供热企业之一的西安高新热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新热力),在高举“坚定不移地服从和服务于高新区与西安市的建设与发展”大旗的引领下,很早就采取切实措施,对今冬的供热进行紧张备战,并于日前召开了第二届供热计划与发展研讨会,邀请行业主管部门及陕西交通建设集团、上海绿地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二十所、西部机场集团及高科集团下属兄弟企业等用热单位代表40多人,广开言路、开门纳谏,共同探讨如何“构筑和谐环境下的新型供热关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内广大居民,在寒冬季节温暖千家万户。

在缓解矛盾中赢得良好口碑

  众所周知,高新区供热格局出现质变是在2008年。这之前,高新区集中供热的热源供应主要是由邻近的西安热电有限公司提供,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入区企业及业主数量的显著增加,作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功能之一的集中供热矛盾也随之逐年突出,高新区现有的供热存量已达到了超负荷运行,供热质量一直无法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正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根据高新区管委会战略发展的需要,组建一支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相匹配的独立运营的集中供热企业,就成为承载这一变革的必然选择。
  2008年初,根据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精神,正式批准西安高新区热力有限公司整建制划转至西安高科(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全面负责高新区范围内的城市市政集中供热规划的实施与服务。作为企业化运营的高新热力,所接手的第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在当年实现高新区首座集中供热中心的建设运营。随后,在管委会、集团公司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协调与帮助下,高新区首座热力中心———西户路热力中心一期于当年12月实现对外供热,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新区供热紧张的局面。
  经过了一个采暖季的实兵检验,虽然年轻的高新热力在各个环节上还处于逐步磨合阶段,但是总体的运营效果还是得到了来自于政府、用户的一致认同。2009年初,高新热力被正式确认为西安市五大市政集中供热企业之一,开始全面肩负起高新区及城西区域的市政供热中人。随后,按照市政府及管委会的统一要求,高新热力提早动手,精心准备,科学筹划,客观分析,认真组织,迅速实施,结合老区与新区不同的管网敷设特点,在全区供热发展规划基础上,实施管线技改,完善保温结构,实现双向送气,减少管网的输送损失,提高环状管网的供热可靠性,安全顺利地完成了2009—2010年采暖季的供热任务,西户路热力中心供汽率为99.5%,供热合格率为98.8%。同时,将科技三路以北近50万平方米热用户切换到自供区域,减少外购区域的供热压力,实现了外购与自产蒸汽协调运行、互为补充的有利局面,受到了区域广大用户好评。“针对枫林绿洲这样的超大型小区,供热难度较大的现状,高新热力在去年供热高峰期指派专人提供现场技术支持与指导,保证使供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让小区居民在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的同时,也为和谐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天地源物业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丽君这样说道。
  此外,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百姓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作为城市生活配套组成的集中供热水平的好坏,不仅成为检验政府“权为民系”执政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每一家供热企业心头的一杆基本标尺。针对高新区的供热困境,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对服务进行细化,针对供热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及用户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第一时间为客户分忧解难。同时,增加服务透明度,提高供热服务水平,用良好的服务态度化解客户的不满和怨气,不仅赢得了客户的理解与支持,也为公司赢得了良好口碑。西安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长薛武平对高新热力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高新热力作为我市市政集中供热行业的一支新兵,成立虽短,发展迅速,短短两年时间就已全面承担起高新区的供热任务,为改善高新区乃至城西区域供热质量、提升区域市政配套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多措并举构建和谐供热关系
 
  据了解,2010—2011年度采暖季,高新区的集中供热总面积将达到655万平方米,比去年新增加近50万平方米。供热用户将达到224家,比去年新增13家。虽然今冬西户路热力中心供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管网的分布和管径的配置使自产蒸汽的返供能力受到限制,因此今年还将采用外购蒸汽与自产蒸汽协调运行的方式,科技三路以北区域为外购汽供热区域,科技三路以南为自产汽供热区域。
  高新区供热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影响我区发展的重大问题。问题久,原因多,情况复杂。正因为如此,这一问题也是备受省市及管委会主要领导关注的重点问题。而这一问题的焦点,就在于高新区当前供热整体量有效不足,必须采取自产与外购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解决,而外购热源方又无法给予充分的支持,进而造成了这一问题的久拖不决。
  高新区外购蒸汽来源,主要是负责城西区域的供热源。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每年的需求和供给矛盾就特别突出。同时由于该热源供应方管网及设备陈旧老化,故障较多,造成供热质量逐年下降,更给整个区域的供暖形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将更多的温暖送达千家万户,不断提高整个区域的供热质量,高新热力每年都要及早就外购蒸汽这一重大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争取外购蒸汽量有所增加,以满足高新区内供热增长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高新热力为确保今冬供热生产的安全稳定,从根本上消除现场设备隐患,在上一采暖季结束之后,就立即投入到热源及热网各个系统的排查工作当中,对影响运行安全和效率的重点项目进行专门的技术论证。目前,热源部分已完成锅炉本体、脱硫系统、灰渣及水处理系统的全面检修和维护保养,热网部分已完成管线、阀门、补偿器和热交换站的技术改造,其他工作正按计划进行。
  由于上一个采暖季高新热力外购蒸汽的供应源自身供热不足、设备故障频发,使高新区部分区域的用户用热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增加对高新区一二期的供热量,无疑是高新热力今年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尽快扭转高新区一二期范围内供热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为此,高新热力一方面加快西户路热力中心二期工程建设,提高自产能力;另一方面,根据高新区供热规划,狠抓老区供热技改工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能耗,使老区供热管网配置更加安全合理。启动高新路及科技六路供热管网改造等,增强自产蒸汽返供调节能力。目前,西户路热力中心二期工程已完成四台锅炉的安装调试,尽最大努力解决区内用户的供热需求,提升整个区域的市政配套设施水平,为即将到来的今冬采暖季做好各项准备。
  作为承载西安市率先发展重任的高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因此构建和谐供热环境,也是摆在高新热力面前的一个重任。为此,高新热力将2010年确立为“发展管理年”,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不断自我完善,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管网输送损失,以进一步改善供热质量,真正让用户满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深入用户,了解用户供热系统,帮助用户发现和解决用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用户一起将用热系统调节到最安全、最合理的运行状态,真正使用户享受到安全、环保、节能、舒适的集中供热,共同构建高新区和谐的供热环境。

在理解与支持中温暖千万家
 
  众所周知,我国的供热体制还处在改革和发展阶段,因此现阶段供热行业的状况也显得有些特殊,热力企业生产经营完全自负盈亏,热源及热网等供热设施的建设投资由企业自行筹措,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也已经完全市场化,供热价格则由政府控制,使得企业的经营处于政策性亏损状态。近年来,不仅煤炭价格不断上涨,而且采购也越来越紧张,在采暖季节尤为突出。每年采暖季之前,政府都要求热力企业必须提前大量囤积煤炭,需要提前准备预付大量的资金,这就给热力企业的经营造成了很大困难。据了解,我国供热企业基本都采用采暖季热费全额预收的方法,为了更好保障广大用户的用热需求,高新热力也将采取此方法,希望得到广大用户的支持和理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热网远程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供热的安全和质量。该系统主要完成集中供热各个站点的数据检测和控制调节任务。通过全网的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供热参数异常的区域和站点,并通过自动或人工的手段及时对异常区域或站点进行调节,确保全网的水力平衡和用热安全。高新区供热覆盖面积达到了40平方公里,管网建设跨度也超过了10年,热源及热网的现状均较为复杂,全网的水力平衡工作非常困难。为此,高新热力积极推广安装热网远程检测监控系统,目前并网用户近30家,经过上一采暖季的运行,一次网的水力失调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热网系统中各个站点冷热不均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今年,高新热力还将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全部安装热网远程检测监控系统,以便进一步提高高新区供热管网的技术管理水平和供热运行可靠性。
  解决高新区内供热需求矛盾,建设新的热源厂是唯一有效的方案。为此,高新热力在加快建设西户路热力中心二期和三期项目的基础上,积极进行高新区第二热源厂选址工作,目前已经有了阶段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