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新区提前一月全面完成招商任务来源:发布时间:2011-12-29 17:40 今年以来,高新区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危中寻机,迎难而上,不断优化服务、提升投资环境,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坚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提前一个月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据统计,截至11月底,高新区共引进内资186亿元人民币,完成全年任务的120%,比去年同期增长26.5%;引进外资4.018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1%,同比增长3.6%。1-11月高新区引进内外资总额214亿元,平均每天实际引进境内外资金6400万元。
“四个转变”提升招商理念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高新区确定了围绕主导产业及其配套产业,按照产业聚集、区域聚集和资本聚集的“线路图战略”,发挥“条块联动、专业聚集、园区(基地)承载”的思路,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招引大项目、有品牌影响力的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及高端制造项目和金融机构、风险投资、物流等创新型服务业。 为了进一步提升招商工作理念,高新区要求招商部门和招商人员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情感招商向科学招商转变,清晰把握省市及高新区的产业情况、竞争优势,熟悉掌握行业相关情况;二是从被动招商向主动招商转变,围绕主导产业,根据自身产业优势和短板有针对性的招商,有目的性地主动出击;三是从注重单一项目向注重产业链项目转变,充分分析构建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与需求,根据产业链的分布和上下游关系进行招商;四是从个别、局部招商方式向组织协调网络招商转变,充分协调利用各种关系,积极主动创造各种招商机会。
多措并举围绕主导产业招商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高新区主动出击,策划举办了多项针对性极强的大型招商活动,不仅进一步树立了高新区的产业形象,还抓住了产业转型、产业承接等危机中的机遇,取得了较好成效。 今年以来,高新区多次走出国门,抢抓金融危机中产业整合的机遇,在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举办多次招商活动,积极向外界推介西安,并以企业合作、引进投资等多种模式进行招商。另一方面,高新区积极策划大型产业论坛,吸引行业顶尖企业感受高新区的魅力。成功举办了动漫产业投资促进论坛、电子通信产业论坛、光伏发电(西安)高峰论坛、国际软件与服务外包大会等高层次、国际化的专业会议,针对动漫、通信、光伏、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重点进行招商推介,有效地宣传了高新区的产业优势和投资环境。
优质项目相继聚集高新区
2009年,高新区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坚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招商项目呈现紧密围绕主导产业分布的特点,引进项目集中在电子信息、光伏、总部经济等几类产业类型上,引入的产业项目不管在数量、规模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均为历年最好。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神州数码科技园”项目,总投资5.6亿元人民币,对西安打造IT重镇及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比亚迪汽车第二工厂”项目,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建设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到2014年,比亚迪在西安产能将达70万辆,实现年销售收入35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英荷壳牌公司与延长集团合资组建陕西延长壳牌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36亿元人民币;世界500强企业美国罗克韦尔收购恒生科技公司项目,投资1400万美元,建设大中华区以及亚太地区解决方案工程中心;深圳研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特种计算机研发生产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均销售额约5亿元、年均利税1.2亿元;国内500强知名企业海信集团旗下海信数码科技公司投资2000万元设立西安海数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机顶盒研发生产项目,达产后年产值2亿元人民币,利税1000万元;依托高新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世界500强日本电装、美国GlobalEBS公司数据处理中心、百胜餐饮呼叫中心等一批软件和服务外包亮点项目也落户高新区。 同时,高新区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转移新机遇,围绕主导产业把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外著名企业的总部项目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通过出台新的总部类优惠政策,吸引了中航大飞机、大唐陕西发电、长安银行等一批总部类项目。
危中寻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随着高新区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高新区的投资潜力得到了国内外企业的广泛认可。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高新区的外资企业不仅没有缩减投资,反而有20多家外资企业将其欧美地区的生产线或研发中心搬迁到了西安高新区。世界500强企业库柏公司关闭丹麦生产厂,将生产线搬迁到高新区;艾尔希·庆华2008年从意大利搬来1条生产线,今年搬来2条生产线;盛赛尔2008年将英国一个工厂搬迁到高新区,还计划把美国本土的工厂迁来;威世半导体从墨西哥搬来6条生产线;韩资企业华天通信关停了在美国、日本的生产线,扩大了在高新区的生产规模。 类似于上述高端制造企业在危中寻机、“洗牌”重生的,还有一批国际化研发类公司,这些公司鉴于西安高新区研发中心的良好发展,特别是西安地区高素质研发人员的低成本和高稳定性,纷纷调整运营结构,加大在西安的投资规模。 日本NEC公司在全球裁员2万多人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西安的研发投入和规模,把其办公面积从2800平方米扩张至6000平方米。美国SPSS关闭了北京研发中心,却加大了西安的业务投放量;日本富士通公司总部虽然亏损,但仍加大对西安公司的发包量;Emerson等著名跨国公司投资的企业也在持续扩大人员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