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区报道>正文
高新区报道

高新区提前45天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来源:发布时间:2011-12-29 17:40
记者近日从高新区财政局获悉,截至11月17日,全区实现区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483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3%,提前45天完成市考目标任务。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新区走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的内生式发展道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主导产业,全区经济在逆势中增长。截至11月17日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73.57亿元,同比增长26%。截至10月底划入长安、雁塔共建区税收收入5.5个亿,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

  

  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经济指标保持29%以上增长

  

  今年以来,高新区进一步明确了园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将西安高新区发展成为重要的研发基地和创新型服务业基地,形成通讯、光伏、软件与服务外包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成为一流的研发、通讯、光伏、电子元器件、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在中西部地区,发展成为最大的总部基地、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陕西省、西安市范围内,发展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创新型服务业平台和产业优化升级、辐射扩散、梯度转移的源泉。

  在这一目标定位的正确指引下,高新区1-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29%以上的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307.86亿元、工业增加值456.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均在29%以上。几大重点行业税收收入齐头并进,截至10月底,高新区税收收入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90%,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税收增长达76%,在高新区各重点行业中增幅排名第一。特别是区内企业比亚迪汽车公司一家入库税款13个亿,同比增长209%。电子信息产业税收同比增长23%,税收额占到高新区总税收的10.7%,其中美光公司全年产值有望达到5亿美金,海天天线公司国内销售增长200%,应用材料公司税收同比增长204%,瑞联近代电子公司税收同比增长83%,西变中特电气公司税收同比增长15%。现代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21%,其中西北电力设计院、中交一公院、煤炭科学研究院、华商广告等一批企业已成为高新区重点纳税户。建筑房地产业同比增长43%,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进一步明显。

  

  投资环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每天成立8家企业引资6000万元

  

  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升。今年8月份高新区新建成的政务服务中心,办公面积接近针政策4000平方米,共设99个服务窗口,大厅的软硬件配置达到很高的标准,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需求,完全可以和全国一流的政务服务中心相媲美,各类涉税事项能够一站式办理,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办事。1-10月,高新区新成立企业180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1%,平均每个工作日成立8家企业,平均每天引进外地资金6000万元。

  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还得益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今年,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高新区提前兑现了产业扶持政策,扶持资金近7000万元,重新修订了软件及服务外包政策、创意产业等扶持政策,出台了加强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设立了5亿元的创业投资和信贷担保母基金,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财政收入的增长还与财税部门挖掘增收潜力有关,今年以来,高新区对金属、电子、机械、石化、医药、通讯、餐饮业等行业的税收进行专项检查,对部分工业制造业、房地产建筑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施行征管与稽查互动式重点检查,多次深入到重点税源企业进行座谈走访,开展打击销售假发票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活动,加强欠税清理,清理漏征漏管户,开展纳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