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聚业界精英,推动产业升级。4月6日,在西安高新区举行的“2009中国电子通讯产业论坛”无疑是通信产业业内人士的一场盛会。以“绿色 创新 融合”为主题,此次论坛不仅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思路与火花,更向与会者展示了西安高新区发展通讯产业的优势所在与坚定信心。随着3G时代的到来,通讯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以此次论坛为契机,高新区以创新、研发为背景优势,融合来自全球的产业思路与知名企业,目标很明确——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流通讯产业研发基地。
共商:创新 标准 前景
“2009中国电子通讯产业论坛”设有“中国电子通讯产业发展论坛”主论坛,以及“营造绿色和谐的通讯产业发展新环境”和“打造健康完备的通讯大产业链”两个平行论坛。政府官员及运营商领导、研发机构代表、通讯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芯片厂商等250多名政要和产业巨头汇聚西安,来自中兴通讯、大唐移动、中国移动、海天天线、宇龙酷派、康佳通信、北纬通信、摩比天线、深圳金百泽集团、台达电子集团、台湾正文科技、MTK、英飞凌科技、飞思卡尔半导体等国内外著名通讯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通讯技术变革和业务升级背景下通讯市场发展的趋势,挖掘通讯产业融合创新的蓝海领域;此外,国内著名咨询公司赛迪顾问还发布了通讯产业趋势及企业应对策略等专业研究报告,引起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随着电信重组完成以及3G牌照正式发放,中国通信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3G时代。未来三年,3G网络建设将大规模展开,赛迪顾问预计网络投资规模将超3000亿;此外,三大运营商还将加快全业务运营融合的步伐,移动语音、移动宽带和固网宽带等业务将成为增长点和竞争焦点,不论是3G网络建设还是新业务发展都将给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通讯产业的明天与3G的市场前景,与会专家无不看好。如何紧抓时代机遇,不少专家表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占领标准是两大法宝。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战略部署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地政府一起推动通讯产业的发展。到2008年底,中国的电话用户达到了9.8亿,中国无论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还是互联网的规模都是世界第一。这些说明了中国的通讯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科技通讯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正向循环,信息网络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它的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日益增强、日益明显。
中国TD-SCDMA联盟秘书长杨骅:在移动通讯产业方面,创新的关键有两个,一个是技术,第二个是市场。其实两个方面都蕴含着标准的问题,技术是一个最终体现在标准之中,有没有标准决定了这个国家产业的竞争力,标准要不能够被市场所接纳,那么这个标准也难以实现最终创新的价值。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20余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我们要坚持以市场为驱动的技术创新,这是我们对于快速发展并提升国际一流通信制造企业的根本保证。
大唐移动总裁谢永斌:任何一个创新技术如果没有市场的体现,如果按照熊彼特定义重新的角度来讲,“不到市场,没有体现市场价值的东西,创新的最终价值体现到市场上”。 大唐移动在TD技术的投入,投入人员占到10%,我们在资金投入上占到总的研发投入的20%,这么多年来,我们始终保持着这么一个比例,确保在后续的技术演进上,能够继续主导标准和技术的发展。
大唐移动高级顾问李世鹤:通讯产业现在已经占到了GDP的8%,预计几年之内增长10%,甚至更高。而整个通讯产业实际上是三大块:制造业、运营商、提供商。移动通讯产业全部集中起来就是通讯,移动传讯的产业链是一个从研究开发制造运营从原材料、器械加工、包装等等之内,工信部的专家统计一旦有新的移动通讯出来,在中国整个的市场规模将会是15-18万亿。把移动通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讯发展的起点、方向,它的重点是什么呢,是通过十年的发展,我们在国际标准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要在国内市场的50%,占国际市场20%以上,总之来讲要从一个电信大国成为一个电信强国。
共识:通讯产业发展的热土
西安具有发展电子通讯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比较优势:一是产业基础较好,为电子通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二是研发和人才实力较强,为电子通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拥有良好的基础环境和明显的综合成本优势,为电子通讯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省市强力推进,为发展电子通讯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五是西安高新区作为西安发展电子通讯产业的核心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比较明显。
厚重的科技研发实力积累,使得西安的通讯产业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优势。中兴通讯、华为、大唐等国内知名通讯企业,都是从西安走出去的。在这次论坛上,几大通讯设备企业再次在这片热土聚首,感慨颇深。
“中兴和陕西有很丰富的历史渊源。”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说,他对西安丰富的科研人才非常满意,中兴通讯将在未来8年的时间,投资60亿在高新区建设中兴通讯西安研发基地。这个基地将成为中兴通讯在中西部最具实力的科技研发基地。“大唐这两个字实际上是来自于西安,希望能够使企业在通讯领域再现大唐的风采,这个名字跟陕西有密不可分且非常深刻的历史渊源。今天大唐身处高新区,深刻感受到了西安高校多,人才优势非常明显。”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裁谢永斌如是说。
目前,西安通信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无论从研发环节、设计环节,还是生产环节与销售服务环节,都有大量的企业从事其中。元件器件生产企业有西京公司、科耐特、富士达、西电捷通、达威通信、华迅微电子、西芯微电子、能讯微电子;核心部件生产企业有嘉载通信、普天通信、海天天线、西安烽火、陕西凌云;系统整机生产企业有西安中兴、西安泰维、西安大唐、航天恒星、通视数据、海纳电子;应用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有恒达微波、西安NEC、西安合众思壮、交大捷普、信利软件、汇诚电信;科研院所有中电20所、中电39所、兵器206所、电信四所、西安邮电学院;终端用户服务商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
共建:四项举措打造一流研发基地
西安高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科技产业优势、丰富的高端人才优势、优越的投资环境优势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已打造成了较为完备初具规模的通讯产业链,不论是高端的研发和设计环节,还是附加值低的生产与销售环节,都已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国际、国内竞争实力强的优秀企业,其中不乏中兴、华为、大唐等全球知名通讯产业的龙头企业。
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岳华峰说,省委、省政府对发展电子通讯产业非常重视,要求西安高新区把电子通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突破口,进一步推动资源整合,加快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形成省市合力发展电子通讯产业的政策环境。
在此次论坛上,高新区表示,为了将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为我国以拥有通信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特色的通信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为了将通讯产业打造成为西安高新区迈进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入门证”,西安高新区制定了四项基本措施,一是,围绕企业配套招商引资,建立市场化运作的通讯产业联盟,形成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的通讯产业集群。二是,今年联合省市区三级资金,设立西安高新区通讯产业发展与投资基金,基金规模过亿元,并保证基金规模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基金重点投向TD-SCDMA和4G研发项目。三是,省、市、区各级政府机构联手,争取国家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制造企业提供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四是,出台通信制造产业技术发展的资金扶植政策,努力提高通信企业创新能力和当地技术就地转化水平。
“今后我们还将把更多的企业聚集在西安高新区,同时西安高新区面向国内,特别是沿海地区,引进了一大批诸如中兴、华为、神州数码、宇龙通讯、展讯等国内著名通讯企业和华天通讯等一批国外通讯企业。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在这里建立研发生产基地,越来越多的业界精英认识到了西安高新区这样一个通讯产业聚集之势,大家也有意共同推动加速这个聚集。”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在论坛上表示。
2009年,随着电信重组完成、TD-SCD-MA标准的商用、3G的启动和全业务运营商的诞生,中国通信产业链升级势在必行。西安高新区将在此次产业升级中,占据极为有利的地势,向继深圳后全国第二个通信产业龙头基地发起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