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这里是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春节期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里“一办八组”的各项工作紧张而有序进行着。生产物资保障组里说话声此起彼伏,那个正在接电话的人就是卫航鹏。他曾是创业园发展中心的一名项目建设主管,现在是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生产物资保障组的一名“通讯战士”。每天负责接听热线电话、接待来访人员,为区内企业和市民解答各种疫情相关的问题。二十多天,超过2000通电话,他已经学会通过声音快速判断来电者的情绪和需求,能够娴熟的通过话语安抚对方以迅速解决问题。
一部热线,工地小伙秒变“客服专员”,温情解答让咨询者少走冤枉路日前,为落实陕西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要求,西安市对来(返)西安人员和进出小区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要求。一时间往日雷厉风行穿梭于建筑工地的“小卫”秒变“客服专员”,“我不就是高新区指挥部的专属男客服么,必须五星服务。”他总是这样调侃自己。
“你好,我们最近要到岗上班了,我现在要从老家自驾回西安上班。我不是西安户口,也不是陕A牌照,要怎么办呀,开工在即我怎么觉得我回不去了?”一天有位在高新区上班的女士致电高新区指挥部,咨询进入西安、返回小区物业的各种政策。类似的咨询电话卫航鹏已经接听了近400通,回答起来也是驾轻就熟。“您好女士,请先不要着急。我理解您现在的心情,但为了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避免您从老家仓促动身走冤枉路,我先跟您核实几个问题。”安抚情绪是接听热线电话要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冷静理智的沟通才能确保问题解决的效率,这是卫航鹏几天来的工作心得。按照目前的政策,该女士进入西安确实存在诸多障碍,当卫航鹏仔细询问了其个人情况和返回地的信息后,给了咨询者一个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首先请您在返程前再次致电返程时将途经的高速路口检测点,详细确认好返程时的政策和相关流程再动身;其次,按照现在的政策要求如果要进入小区,需凭借企业出具的个人复工证明,请您配合物业的检查并居家隔离,为了防止万一,请您最好也提前给物业打电话。稍后我会将高速路监测点和您小区物业电话编辑一条短信发到您的手机上,这是我的私人号码,后续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很多时候虽然他并没有直接的解决对方的困难和问题,但用设身处地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认可,几天后该女士特地打来电话,“真是太感谢你了,你给我的检测点和物业的电话太有用了,让我总共三通电话,提前准备好了相关的资料和证明文件,真是多亏了你,让我少走了许多冤枉路。”
为了方便群众,卫航鹏总是会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对方,尤其是针对企业复工复产相关流程政策的咨询等,因涉及部门较多有时需要多番核准,他总是抓紧落实及时回电反馈信息。他的电脑上总是粘满了记事贴,不断的撕掉又粘上了新的,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各种琐碎的问题,都是电话那头的陌生人正经受着的困惑和疑虑。卫航鹏说,“疫情当前,大家都不容易。尤其是那些从外地要返回高新的人,他们曾为我们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引擎、贡献了力量。这个时候能帮大家一点是一点,能早一点是一点,留我个手机号是真没啥,不就是给大家图个方便快捷,少折腾么。”如今,卫航鹏及时回访的电话多达五十多通,协助解决了三十余位群众的各种问题,中间有许多人专门给小卫打来电话只为了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一部热线电话,及时传递了高新区的疫情防控政策,特殊时期成为高新区企业和群众的疫情“114”,解决问题的同时,有效传递着人与人之间难能可贵的理解、友善、互助和温情。自疫情发生以来,卫航鹏跟所有人一样,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他心急如焚总想着能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2月1日,卫航鹏接到了部门经理的电话,原来希望能借调他到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协调解答市民和企业关于疫情防控相关问题。“只要能帮上忙,不管到哪里、做什么,我都愿意。”他一口答应,并暗下决心一定圆满地完成任务。第二天一早,卫航鹏正式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天的连轴转。不论是刚上岗时一天24小时的两班轮岗,还是现在一天8:30—22:00的14个小时在岗,这段时间卫航鹏没有休假,他总是第一时间到岗。近一个月的连轴转,和卫航鹏每天跑工地不太一样。“之前我们都是按点就餐、下班。如今,每天回到家将近晚上11点,在指挥部吃饭也是轮流去吃,为了不错过来电,大家都急匆匆的。”就这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本就消瘦的卫航鹏又瘦了五斤。但卫航鹏却甘之如饴。他说,“刚接到任务时,心里有点怵,面对肆虐的病毒疫情,总觉很远,而真正去了指挥部才感受到了那种紧迫和严峻。但是这些天在指挥部,我眼见着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的同事,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着,那一刻觉得挺热血沸腾的。”一场意外的疫情让卫航鹏对西安高新区开拓进取、创新拼搏的精神有了亲身的感受,更是对党员这个“神圣的身份”有了更迫切的渴望。“在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很多佩戴着党徽、印有‘党员先锋岗’袖章的党员,看着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为了所有人的希望和生活在‘冲锋陷阵’,我望着自己的红袖章上印着的‘志愿者’字样,无数个瞬间我渴望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一直以来,在创业园这个集体,我耳濡目染的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第一要义,但这次加深了我对‘党员’这两个字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什么叫作党员的奉献和模范先锋作用。”牺牲假期,坚守岗位,是这支队伍的作风。在日常工作中,同事们需要帮忙,只要喊一声“小卫”,卫航鹏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帮助他们。“只要是分给我的工作任务,保证圆满完成!大家都在努力争取早日取得抗疫之战的胜利,而我也想努力进步早日戴上‘党员先锋岗’的红袖章!” “小卫”在这个特殊时期,竟有了这样的成长。.jpg)
其实,今年春节是卫航鹏和妻子婚后的第一个新年。原以为婚礼上一句“我们终于结婚啦”能拥有的长相厮守,却因为疫情开启了别样的“分离”。卫航鹏的妻子在朋友圈中分享了爱人的照片,“小卫”被妻子P上了可爱的猪耳朵,双颊绯红,“疫情不结束,我们不见面”,这是她对小卫工作的支持,也是给自己设定的界限。她时刻提醒自己,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小家,那么多的大家谁来守候。思念在这个时候变得那么隐晦,变成了朋友圈里偷拍的丈夫上班的背影。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全国,多地封锁城市道路,穿梭于城市里的小卫却觉得异常凄凉与寂寥。他说,“空落落的马路没有一丝烟火气息,多希望能早日迎来车水马龙的日子,让这座城市恢复往日的繁华景象。”
采访最后,小卫高兴地表示,目前他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创业园党委也已经将其列为重点考察对象。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也没有一次难关不能消解
疫情是难
我们就一起用爱将它融化
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